第483章 倒陈风波(1 / 4)

腊月二十,雪后初霁。汴京城银装素裹,积雪压低了松柏,覆盖了琉璃瓦,连御街上的车辙马蹄印都被新雪填平,放眼望去一片刺目的白。然而,这表面的纯净与宁静之下,暗流汹涌更甚往日。

陈砚秋一夜未眠。

赵明烛带来的边关谍影消息,如同梦魇般萦绕不去。军械流失,旗语泄露,内奸即将占据河北要津……这一切都指向一个迫在眉睫的巨大危机。他反复推演,试图找到一个突破口,一个能在吕仕谦正式上任前,阻止这一切发生的方法。然而,思前想后,无论是在河工贪墨还是军械泄密上,他都缺乏能将对手一击致命的直接证据。

天色微明时,他索性起身,用冰冷的井水擦了把脸,试图让混沌的头脑清醒一些。林窈娘照例送来早饭,清粥小菜,只是今日她的眉宇间锁着一丝更深的不安。她放下食盒,并未像往常一样立刻离开,而是犹豫了一下,低声道:“父亲……昨夜回来得很晚,今早天不亮又出去了,脸色很不好看。我隐约听到他和老林在书房争执,似乎……是关于河北那边的事情,提到了‘溃堤’、‘弹劾’之类的字眼。”

陈砚秋心中一动。林振元如此异常,莫非是“清河”内部因黄河凌汛的紧急情况而产生了分歧或压力?还是说,他们已经开始布局,准备利用这场可能发生的灾难做文章?

他不动声色地点点头:“知道了,你自己也小心些。”

林窈娘看了他一眼,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是轻轻叹了口气,转身离去。

早饭后,陈砚秋如同往常一样,准备前往翰林院。然而,他刚走出林府大门,踏上还覆盖着积雪的街道,便感觉到一丝异样。

平日里,林府所在的这条街巷虽不算车水马龙,但也总有行人商贩往来。今日却显得格外冷清,只有几个缩着脖子、行色匆匆的路人。而且,他敏锐地察觉到,似乎有几道目光,从不同的方向,若有若无地落在自己身上。

那是监视的目光。不同于以往林府仆役那种带着审视和汇报意味的监视,这几道目光更加隐蔽,也更加专业,带着一种冰冷的、不加掩饰的恶意。

陈砚秋心头警铃大作,但面上依旧平静,步伐不疾不徐地向着翰林院方向走去。他故意绕了一段路,穿过一个平日颇为热闹的集市。果然,那几道目光如影随形,始终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

对方要动手了!而且选在了他离开林府,处于相对“公共”区域的这个时机!

他心念电转,是立刻返回林府暂避?还是继续前往翰林院?返回林府,或许能暂保一时安全,但等于向对方示弱,而且可能将麻烦引回林府,连累林窈娘。前往翰林院,那里毕竟是官署重地,对方或许会有所顾忌。

他选择了继续向前。然而,就在他即将走到翰林院所在的街口时,前方突然传来一阵嘈杂声。只见十余名身着青色官袍的御史台官吏,在一个面色冷峻的御史中丞带领下,径直向他走来,迅速呈半包围之势,拦住了他的去路。

街上的行人见状,纷纷避让,远远围观,交头接耳。

来了!陈砚秋停下脚步,目光平静地看向那位御史中丞。此人姓王,素以刻板严苛、不徇私情着称,但在朝中,隐约是韩似道一派的马前卒。

“陈侍讲。”王中丞面无表情,声音如同这冰雪天气一般寒冷,“奉台院钧旨,请你随我等回御史台,协助调查一桩要案。”

“哦?”陈砚秋眉梢微挑,“不知下官所犯何事,劳动中丞亲自前来?”

王中丞从袖中取出一份札子,朗声道:“现有确凿证据,弹劾你身为朝廷命官,却与外藩海商勾结,私通海事,暗输利益,有损国体!此外,更有人证指证,你在江南贡院案中,曾收受苏州林家巨额贿赂,徇私舞弊!两案并查,请吧!”

声音清晰地传遍了整条街道,围观人群中顿时响起一片哗然!

勾结藩商!私通海事!科举受贿!任何一条,都是足以丢官罢职、甚至流放杀头的大罪! <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350zw网】 www.350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