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倒陈风波(2 / 4)

/p>

陈砚秋心中冷笑,果然来了!而且一来就是如此狠毒的连环指控!选择在他人流量大的街头公然拿人,分明是要将他的“罪名”迅速宣扬出去,败坏他的名声,让他彻底失去舆论的支持和转圜的余地!

“勾结藩商?私通海事?”陈砚秋镇定自若,反问道,“不知中丞所言的确凿证据何在?至于江南贡院旧案,早已由有司审定,下官清白,天下皆知。如今旧事重提,不知又是何人诬告?”

王中丞冷哼一声:“证据自然会在堂上出示!至于人证,也已羁押在台院!陈侍讲,是要本官在此地将札子内容一一宣读,还是请你体面一些,随我等回去说清楚?”

这是赤裸裸的威胁。若他反抗,对方立刻就能以“抗法”为由,当众给他更难堪。

陈砚秋心知,此刻辩解无用,反抗更是徒劳。对方既然敢如此大张旗鼓地动手,必然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怒意,淡淡道:“既然台院有请,下官自当配合。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说罢,他主动向前走去。两名御史台吏员立刻上前,一左一右,看似护送,实为押解,簇拥着他转向御史台的方向。

围观的人群指指点点,议论纷纷。陈砚秋能感受到那些目光中的惊疑、好奇,甚至幸灾乐祸。他目不斜视,步履沉稳,仿佛不是被押去受审,而是去参加一场普通的公务。

然而,他的内心却远非表面这般平静。“勾结藩商、私通海事”?这指控看似空穴来风,但他瞬间就想到了墨娘子!墨娘子早年经营海外贸易,与三佛齐、占城等地的海商确有往来。难道对方是从这条线上找到了突破口?伪造了所谓的“证据”?

还有江南贡院案的行贿指控……这更是无稽之谈!但对方既然敢提,必然准备了相应的“人证物证”。

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构陷!目的不仅仅是要扳倒他陈砚秋,更是要借此打击赵明烛,分散其注意力,使其无法全力应对河北的危局和吕仕谦的任命!

他被带到了御史台。不同于开封府衙或刑部大堂,御史台内部更加森严、肃穆,带着一种专事弹劾、风闻奏事的独特威压。他没有被直接带入公堂,而是被关进了一间狭小、阴暗的讯问室。室内只有一桌、两椅、一盏昏暗的油灯,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潮湿的霉味和淡淡的刑具铁锈气息。

时间一点点过去,无人前来问话。这是一种常见的心理战术,用孤独、黑暗和未知来消磨被讯问者的意志。

陈砚秋坐在冰冷的椅子上,闭目养神。他强迫自己不去想外面的局势,不去想黄河的冰凌,不去想边境的谍影,也不去担心薛冰蟾和赵明烛的处境。他必须保持绝对的冷静,才能应对接下来的风暴。

不知过了多久,门外终于传来了脚步声。门被推开,王中丞带着两名书记官走了进来,在他对面坐下。

“陈砚秋,”王中丞直接省去了官称,语气冰冷,“本官再问你一次,你可知罪?”

“下官不知身犯何罪。”陈砚秋睁开眼,平静地回答。

“哼,冥顽不灵!”王中丞一拍桌子,对书记官道,“记录!犯官陈砚秋,拒不认罪!”然后,他转向陈砚秋,开始一一罗列“罪证”。

“首先,勾结藩商,私通海事!你与汴京商妇墨氏过往甚密,可有此事?”

“墨娘子乃汴京合法商户,下官因其见识广博,偶有请教商事,合乎情理法度。”

“请教?”王中丞冷笑,取出一叠信件副本,摔在桌上,“这是从墨氏旧宅搜出的,她与三佛齐海商往来信函!其中多次提及与你会面,商讨‘货品’、‘航线’!更有信中提到,曾通过你的关系,规避市舶司查验!你作何解释?!”

陈砚秋目光扫过那些信件副本,笔迹模仿得确有几分相似,内容更是精心编织,将正常的商业咨询扭曲成了勾结走私。他心中凛然,对方果然在墨娘子这条线上做了文章,而且准备充分。

“信件真伪,有待勘验。下官与墨娘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350zw网】 www.350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