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日夜望晴,未见天霁,心中很是焦烦。
忽由军校呈入檄文,急忙取阅,但见文中写道:“魏公李密谨以大义布告天下:杨广罪恶滔天!即使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愿择有德之人为天下君,仗义讨贼,共安天下。。。。。”
原来蒲山公李宽之子李密官至左亲侍,隋炀帝见他额头棱角突出,眼睛白多黑少,就说他眼神诡异,把他的官罢了,李密逃入瓦岗山投奔翟让。
李渊看毕自语道:“好大的胆量!”言未毕,二子李世民趋入,李渊将檄文递示。李世民看毕檄文后禀白道:“儿闻李密略取河洛,瓦岗寨盗贼奉他为主,自称魏公,现在有众数十万,为我军计,不如暂与联络,免得东顾。”李渊点头称善,便回书与李密约为同盟,书成后遣使持去。
隋炀帝赶走李密后又怀疑到盛郕公李浑身上,先是诬陷他谋反,接着杀身灭族。不久听说李渊深得将士之心,于是又猜疑起来,派使臣传召李渊。李渊因为李浑被灭族,不免兔死狐悲,现在突然奉诏,料定隋炀帝不怀好意。李渊无奈之下,便装出一副病容接见来使,私下里又拿出大量金银财宝贿赂使臣,说是自己病重,等病好之后马上到朝廷觐见。使臣得了金银,乐得做个人情,到了行宫后便替李渊说了很多好话。
李渊有个姓王的外甥在后宫当差,有一天被隋炀帝撞见,隋炀帝突然问他:“你舅舅为什么好几个月不来见朕啊?”王某慌忙答道:“恐怕是病体尚未痊愈吧。”隋炀帝微笑道:“干脆死掉算了。”王某担心舅舅安危,连忙写了封密信寄给李渊。李渊看完信后惊魂不定,可又想不出避祸的良策。
却说瓦岗军的创建者是东郡人翟让。
翟让出身底层,是个愤青,当过法曹,曾公然抨击隋炀帝的暴政。那时大隋正在开凿大运河,北征高句丽,翟让整天传播负能量。
枪打出头鸟,翟让被判了死刑。狱吏看出他是个英雄,打开枷锁放了他一条生路。
翟让感激涕零:“放了我你咋办?”
狱卒说:“我看你是个大丈夫,有能力拯救生民性命,所以才冒死助你逃脱,你怎么这么娘炮呢?你走吧,不用管我了。”
翟让越狱跑到瓦岗。瓦岗是黄河东南岸的一处山岗,与大运河的通济渠、永济渠河段相邻,地处交通要道。此地沙丘起伏、灌木丛生,在此建城易守难攻。
大业七年(611),翟让振臂一呼,他的同乡单雄信和徐世绩先后率人来投,山西的王伯当也慕名而来。
徐世绩,字懋功,他投奔瓦岗军时只有17岁,据他本人回忆:“我十二三岁时为无赖贼,逢人则杀;十四五岁为难当贼,有所不快者,无不杀之;十七八岁为好贼,上阵乃杀人;年二十为天下大将。”
单雄信擅使马槊,勇冠三军,号称“飞将”。这位好汉年轻时不好好读书,反而把学堂前的一棵枣树砍下来作了一杆长枪,名曰“寒骨白”,仅枪刃就重达七十斤。
翟让很快在瓦岗汇聚成一支上万人的军队,瓦岗军在当地劫富济贫,抢掠大运河上的公私船只,并攻打荥阳、梁郡二郡。
李密被隋炀帝逐出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