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将第五能只好硬着头皮率部开到较远的赤岸戍驻扎。
义军攻来,当其冲要打赤岸戍。
驻扎进了赤岸戍的第五家军将士都埋怨第五能无能。
朱家军主将朱恒扬是朱恒威的胞弟,第五家军主将第五能是第五强的次子,以他们作为主将,表现了两家诸侯对于援救公主和驸马的热心。
当然这热心只是表面上的,表面上总得做个样子。
否则茶陵公主的脾性众所周知,谁敢不卖力救她,将来给她禀告皇帝哥哥就后果严重了。
谁也想不到,茶陵公主的皇帝哥哥,无忧天子,其实已经成了无命天子。
就连已经知道段仙芝野心和本来面目的吉义,也想不到。
吉义只知段仙芝在加快进行吞并三大军阀的阴谋,必须与其抢时间,要抓紧壮大!
围攻要塞,几个月甚至几年攻不下是常有的事情。
吉义耗不起这个时间,必须想办法抓紧拿下赤岸戍与紫石戍。
有什么办法呢?吉义很快想到了再用水师。
先前神泉湾海战,官军南海水师不战而逃,已经暴露了其实力。
越海义军的水师无论是实力还是斗志都强过对方,可以从海上进入珠江口水域,配合陆上的主力军,对两座要塞进行夹攻!
吉义便定下计策,令义军水师依计行事。
义军水师将领张晋、赖添丁得令,集结船队,穿过珠江口外海的万山列岛,进入名叫“伶仃洋”
的珠江口三角水域。
官军水师船破人衰,不能抵御义军水师。
义军水师从伶仃洋东边靠近宝安县的一侧驶进来。
官军水师就从伶仃洋西边靠近香山县的一侧驶出去。
他们以保存实力为借口,逃出了珠江口。
义军水师也没管他们,径自驶向赤黄紫一线,然后便在中间的黄埔村登陆,占领村子。
黄埔村被占,黄埔村以东的赤岸戍陷入被切断后路的困境。
守将第五能大为惊慌。
前有义军领吉义亲率三万大军兵临本要塞,后有义军水师登陆,本要塞一旦被合围,本军岂不是成了瓮中之鳖?
本来,坚守要塞的军队被断后路陷入围攻是正常的事情。
要是换了朱恒扬来守前方要塞,好歹还不至于像第五能这么惊慌。
第五能是纨绔子弟,第五家的儿孙早已没落,上一辈的第五豪、第五强都没什么能耐了,下一辈也没个有真本领的。
第五能名为将军,其实根本不懂军事,整天练书法而已,字写得倒是好,可是有何实用?无非就是去到哪就给哪里写字题词罢了。
第五能来到赤岸戍,所做的最大事情就是写了“赤”
、“岸”
、“戍”
三个大字,让匠人去刻一块大大的新牌匾替换不够气派的旧牌匾,仅此而已。
朱恒扬则是将门虎子,而且从少年开始就经历实战的。
他们父亲是一辈子戎马征战的武将,誓师出征时喊惯了“我武威扬”
,生儿子就用这个词取名。
其实这个词出自《尚书》,确实是誓师用语没错,但应该是“我武惟扬”
才对。
他们父亲身为武将没有太多文化,记错了一个字。
给四个儿子取名,老大叫做朱恒我、老二叫做朱恒武、老三叫做朱恒威、老四叫做朱恒扬。
其中老三取名用错了字,但却混得最好,做到了节度使。
一个达,全都达,其余兄弟三人都来老三麾下当将军。
老大老二军事才能平庸,有自知之明,不敢担当重任。
老四军事才能不错,兼有武艺和统兵本领,可以帮三哥分忧,所以这次担任援军主将。
黄埔村被义军水师登陆占领,守卫前方要塞赤岸戍的第五家军主将第五能慌了手脚,趁要塞还没有被完全合围,急忙取文房四宝,龙飞凤舞写了一封书信,派人飞马传给守卫后方要塞紫石戍的朱家军主将朱恒扬,要求赶紧行动,夺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