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烽烟再起(1 / 6)

第349章 烽烟再起

维尔顿並不是一座靠海的城市。

它嘉立在瓦伦西亚南境靠北的边缘,城墙之外,是一望无际的旷野和起伏的丘陵。

维尔顿就这样立在王国中部与南境的交界处,仿佛一块嵌在土地缝隙中的石头。

真正让它繁盛的,並不是周边的那些丘陵与旷野,而是那条自东方奔涌而来的大河。

人们称它为维尔顿河。

它发源於远山之间,雪水匯聚成流,沿著山谷一路奔腾而下。

河水在高处溅起白沫,在低处则舒缓展开,穿过广的草地,最终匯入西境的入海口,奔流入海。

这条河宽阔,水势不断,长年累月未曾枯竭。

它从维尔顿城的正中央穿过,把整座城市硬生生分成了南北两片城区。

城北多是旧日的街坊与工匠的作坊,城南则是商旅匯集的市井与仓库。

昔日的维尔顿城,便是依託这条大河而兴。

码头林立,船只昼夜停泊。

大船从西海口逆流而来,载著盐、铁矿、木材与布匹;小舟则沿河上下,运送粮食与皮货。

城中的集市因此终日喧囂。

若是在丰收的季节,连夜里河面都不曾停息,船夫们的號子声和梳索的碰击声会一直传进城內。

人们常说,没有这条大河,就不会有维尔顿的繁华。

正因如此,城与河同名。

如今,这条河依旧奔腾。

然而河上的景象早已不復当年。

码头被焚毁,石桥轰塌,只留下焦黑的断面。

原本用於卸货的木栈,早被兽人换成了粗陋的木桩与兽皮搭建的浮桥。

白日里,河面上常见的不是商船,而是一只只兽人的木筏与皮舟。

夜里,隨波漂浮的,更多是残破的船板和人类的尸骨。

正因为维尔顿河通向西海,枯木氏族才能从落日岛集结船只,经由海路溯入河口,再沿著急流逆行,直逼维尔顿。

他们的船並非全是粗製。

兽人劫掠人类工匠之后,掌握了一些造船技艺,又掺入了自己的简陋方式,於是造出的船体既笨拙又坚固。

兽皮裹缠在木架之上,外形丑陋,却足以抵御风浪。即便河道上常有暗流与急滩,这些船只也能撑过去。

整个船队要走上许多日夜,才能从海口到达城下。

对人类而言,这是艰险而冗长的跋涉;但对兽人来说,这不过是一次寻常的行军。

他们习惯长途跋涉,习惯以血肉支撑耐力,饥渴与疲劳对他们来说都算不得阻碍。

当河面上传来第一声战鼓时,维尔顿的废墟已被火光照亮。

那是从西海逆流而来的枯木氏族船队。

上百条大小不一的船只首尾相连,桨擼齐落在浑浊的水面上,溅起层层白沫。

河道两岸,倒塌的石墙与残桥如幽灵般静立,见证著这支氏族的归来。

船头插立著长杆,杆上悬掛的不是旗帜,而是一串串晒乾的人头。

初春的寒风拂过,那些人头的枯发也凌乱飘动。

靠岸时,兽人们高声吶喊。

沉闷的號角声与战鼓一齐轰响,迴荡在破碎的石桥与倾塌的塔楼之间。

栈桥上,早已集结等候的兽人战士们齐声哮。

他们齐齐挥舞著战斧,咆哮声震得河水涌动。

枯木氏族的战士一个接一个踏上岸,他们身形魁梧,手持长矛与巨斧,身上染满了盐渍与血跡。

迎接他们的是火斧氏族的首领,在维尔顿之战中险些丧命於赤阳骑士团前任大团长雷蒙剑下的塔哈格。

他挥舞看双刃巨斧,哈哈大笑:

“枯木氏族的战士们回来了!他们的斧头还在!他们的咆哮还在!这一次,我们要一同把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350zw网】 www.350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