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凌汛预警(3 / 4)

未有的清晰。

他必须立刻核实,那些账面上问题最大的险工段,真实的状况到底如何!尤其是那个澶州“龙王口”!

然而,他如今身在汴京,身份敏感,行动受限,如何能亲眼去看千里之外的黄河堤坝?

就在这时,史馆门口传来一阵略显急促的脚步声。一名身着绿色官袍、神色紧张的吏员匆匆走了进来,径直走向管理档案的老吏,低声而急促地说道:“快!调阅最近三年所有关于黄河凌汛的观测记录和河北路的急递抄报!枢密院和政事堂的大人们急着要!”

老吏不敢怠慢,连忙起身去查找。

那绿袍吏员搓着手,在原地踱步,脸上带着显而易见的焦虑,自言自语般低声道:“这下可麻烦了,河北路刚来的消息,说是冰情异常,怕是……怕是要有武开河之兆啊!”

声音虽低,但在寂静的史馆内,却清晰地传入了陈砚秋的耳中。

他的心猛地一沉!

预感成真!危机,已经不再只是纸面上的推测和账目里的异常,它已经露出了狰狞的獠牙!

他强迫自己冷静,迅速将刚才翻阅的、含有关键证据的几份档案内容,凭借过人的记忆力,牢牢刻在脑中,并将那几家可疑商号的名字,用指甲在象牙算筹的背面刻下了细微的印记。

然后,他整理好面前散乱的卷宗,恢复成原本无人动过的模样,起身,面色如常地走向那名绿袍吏员。

“这位兄台,”陈砚秋拱了拱手,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疑惑与关切,“方才听闻兄台提及河北冰情,可是有什么紧急军情?”

那吏员见陈砚秋身着翰林院官袍,气度不凡,不敢怠慢,忙还礼道:“回禀学士,并非军情,但亦是紧急事务。河北路都水监急报,今岁黄河封冻早,冰层厚,且上游解冻迹象已现,下游却依旧坚固,蓄势待发,极有可能形成武开河!冰棱一旦炸裂而下,威力无穷,沿途堤防……唉,只怕危矣!”

陈砚秋眉头紧锁,追问道:“可知哪些段落的堤防最为吃紧?可有提前加固?”

吏员摇头苦笑:“加固?谈何容易!往年款项就捉襟见肘,今岁……唉,不瞒学士,急报中特别提及,澶州、大名府几处往年的险工段,今岁巡查反馈情况不佳,草埽朽坏、根基不稳者甚多,正是最让人忧心之处!”

澶州!大名府!正是他刚才从账目中发现问题最集中的区域!

陈砚秋的心彻底沉到了谷底。他几乎可以断定,这不是天灾,更是一场精心策划、或者至少是被刻意纵容、甚至期待发生的人祸!

那被挪用的三成款项,那账面上虚假的“更换”记录,那可能早已腐朽不堪的草埽和木桩……这一切,都在为这场即将到来的灾难铺平道路!

而负责此段的河渠司使郑拓,这个“清河”的成员,在其中扮演了何等肮脏的角色!

“多谢兄台告知。”陈砚秋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维持着表面的平静,“如此险情,确需朝廷及早应对。”

他不再多言,转身离开了史馆。走出那沉闷阴冷的大门,凛冽的寒风扑面而来,却吹不散他心头的沉重与冰冷。

天空依旧阴沉,仿佛酝酿着一场更大的风暴。

他抬头望天,目光似乎穿透了厚重的云层,看到了那条奔腾咆哮、冰棱蓄势的黄河,也看到了那条隐藏在科举锦绣、朝堂纷争之下,更加黑暗、更加汹涌的欲望之河。

凌汛的预警已经传来,但真正的危机,远非冰棱洪水那么简单。

他握紧了袖中的象牙算筹,那上面微刻的商号名字,如同烧红的烙铁,烫着他的掌心。

必须做点什么。必须在灾难彻底爆发之前,找到证据,揭穿这一切!

可是,证据在哪里?如何绕过“清河”无处不在的耳目,将消息传递出去?如何让朝廷,让官家,相信他这个身份微妙、甚至自身难保的翰林侍讲的指控?

每一步,都如同在万丈深渊上走钢丝。

他迈开脚步,走入汴京寒冬的街道,身影在呼啸的北风中,显得格外孤独,却又带着一丝决绝。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350zw网】 www.350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