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设定:XTA-11——“闪电隼”(3 / 5)

杆模式。除关键按键外,双杆多余按键均采用高精度高分辨率,内容可重写的压感触摸屏,这一设计被称为幻影键区,不同手指对应的键区内容均可调,并且会显示在中控与超大屏上。

操纵杆握把外层材料以及幻影键区均采用高精度记忆材料设计,最大程度贴合飞行员手型,提高飞行体验。握杆具备力反馈系统,反馈强度以及操纵杆行程量程等均支持高精度调整。同时,这些功能具备一键恢复与一键设置能力,有效控制了战斗机的复用性成本与换机代价。

飞控方面,XTA-11采用了四轴五余度自适应控制律光传飞控。

在传统的三轴四余度电传飞控的基础上,该飞控系统有如下改良:

——将信号载体由电缆改为光纤,大幅度增加了响应速度的同时强化了抗干扰能力;

——添加了俯仰,滚转和偏航之外的第四轴“直接力”控制轴,进一步发挥战斗机气动设计潜力;

——采取单超算+三备份计算机+五套传感器+四套控制面动作源的余度设计,从而获得在极端情况下依旧有较高甚至绝对的安全性;

——飞控系统内内置有“起降”、“巡航”、“超视距作战”、“视距内作战”、“大气层突入作战”、“大气层突出作战”,“大气层外作战”等多种作战模式,且每种作战模式都有四套以上的备份代码,在作战中,飞控系统将遵循飞行员选择—系统判断的运转逻辑,从而实现在每种模式下都有最适应的控制律参数;

——额外添加了特有的气动耦合自协调系统,通过控制鸭翼,边条涡的利用以及平尾和矢量喷口的控制影响与耦合,尽可能保证在机翼后掠角变化时飞行员操纵感的一致性。

④能源供应:

为了满足大量先进系统的能量需求,XTA-11采用了串联式双二代冷核聚变反应堆技术,单堆功率约为200MW,受二代堆技术影响,串联双堆的总功率下降,实际总功率为320MW。

⑤武器系统:

XTA-11采用固定武装+挂载武装设计。

固定武装方面,XTA-11采用两门G/A-HEP-70S型脉冲激光机炮,位置在机翼上方翼根处,平时隐藏,开火时盖板下撤。

挂载武装方面,XTA-11采用内置弹仓+外部挂载点设计,受可变后掠翼结构影响,机翼翼下无法挂载(在改进型号上已解决)。

主要的外部挂载点位于进气道下方(一侧两个),翼套下(一侧两个)以及机腹(四个),合计共十二个,机腹四个为重挂载点,最大可挂载2000Kg级别的弹药。其余外部弹仓为通用挂载点,最大可挂载1000KG级别弹药。内置弹仓方面,采用主弹舱+格斗弹侧弹仓设计,主弹舱内为八个重型通用挂载点,受弹仓尺寸影响,挂载数量不同,单个挂载点最大可挂载1500Kg级弹药,侧弹仓为轻挂载点,可挂载最多500Kg级别弹药。最大载弹量29吨。

受设计原因限制,在使用外部挂载点时,主弹舱以及侧弹仓均无法使用(在改进型号上已解决)。

XTA-11共有四种常规挂载模式可供选择——

一,对空挂载模式,采用复合挂架,内外挂载均为中距弹。

二:高速掠袭模式,无外部挂载,干净构型。

三:对地打击模式:视任务要求,使用或不使用复合挂架,外部挂载空对面弹药,内部挂载少量对空自卫弹药。

四:大气层突破模式:无外部挂载,内部挂载少量对空自卫弹药以及空对面弹药。

可挂载的弹药类型:

A/A-M-SRAAM-9A“骇爪”型高机动格斗弹。

A/A-M-MRM-8S“复仇者”型先进中距离空对空导弹。

R/A-M-SLAAM-7C“猎狐者”型反辐射/超远程空对空导弹。

S/A-M-LRAAM-7X“天袭者”型反导/超远程空对空导弹。

G/A-B-PGW-5G型500KG级精确制导炸弹,聚变战斗部,当量1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350zw网】 www.350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