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2 / 2)

户外见闻录 3396 1590 字 19小时前

都没有见到。这个游客少呢可以理解,毕竟这庙是修在山上的,路又不好走,上山专程来这里的游客自然不会太多。僧人少嘛似乎也可以推测,吃饱了爱犯困这是所有脾虚之人都爱犯的毛病。僧人也是人啊,平时营养要是跟不上也会生病的。此时刚好又是许多人爱瞌睡的时间,院子里人少也是正常的。问题是我怎么办呢?撞不到人问不了路我就只能继续瞎走,这走到何时是个头啊。

彷徨之中我抬头望了望天,发现了路标。真的,有时这路标反而是在天上的。准确的说我是看见了塔,看见了一座高高的佛塔的塔身上半部。这座砖塔之前我好像是见过的,在进庙之后俯视全寺的时候我记得我看见过它,有一些印象。灰色青砖修砌的砖塔有十几层高,不是说它有十几层楼房那么高,是说它修建成了十几层的样式,每层的高度不到三米。我记得这座砖塔所在的位置非常地奇特,就在这座庙的大雄宝殿门前的院子里。

一般这种佛寺内的佛塔应该是用来安葬和供奉本寺圆寂的前辈知名高僧的骨灰和舍利的,有点类似民间说的坟墓,或是坟墓的地上建筑。如果是位于佛殿的近处,那往往意味着这座塔比殿要早,是先有塔后有殿,或者这塔是原位复建的,位置不能轻易更替。我觉得这座塔一定就是这座庙的一个核心,或者叫做中心也不为过。找到了它就能找到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往往是僧人们最集中的地方,在那里不愁找不到人问路。

瞄着这座砖塔我开始了自己的摸索之旅,上上下下转过了几个院落之后我终于来到了这座塔下。十三层,这次我数清楚了塔的层数,一共是十三层塔檐,清清楚楚的。塔身已经有些残破了,很多砖头都开始褪色了,看样子还是一座有些年头的旧塔。

走到了这里我开始有些回忆起去往住宿楼的路了。绕过这座砖塔,在另一侧偏殿的边上应该有一道台阶,可以下到更低的一处平台,从那里我就可以找路回屋睡觉去了。

心里哼着小曲儿我慢慢地转过了大雄宝殿前的空地,大殿门前长方形香炉内依旧是香烟缭绕,害得我根本就看不清大殿内佛像的位置和式样。忽地,我不得不收住了脚步,因为面前突然出现了一块牌子。铁制镀锌的牌子,有半人多高,下边是一个方形底座,上边有一根竖杆,杆上顶着一块长方形的铁牌,牌子上边有字,还挺多的,一时也没来得及细看写了些什么。这块牌子就这么静静地立在大殿门前的香炉和砖塔之间,离塔身有两米多远,离香炉有七八米远,可以说是哪里碍事它就立在了哪里,绝对地挡道,绝对地显眼。

我很奇怪为什么之前我没有注意到它,回忆了回忆,似乎之前我没有走过这边,所以没被它挡住过去路。我定了定神,将目光集中到了牌子上面的文字。一开始我还以为是什么进庙参观的注意事项呢,可看了头几个字之后我就知道自己想错了,这好像是一篇咒文,佛经咒文。

汉字楷书的红色油漆小字每一个我都认识,但它们这样组合在一起我却是第一次见。又仔细看了两行我才确信了一件事,一件我之前几十年都没有留意到的大事:原来转佛塔不光是要讲方向和圈数的,还需要边转边诵读咒文。我说我之前转过的佛塔也有不少,可怎么就是求不来荣华富贵呢,敢情是我没有诵读咒文啊!其实也不是我没有诵读,而是我压根就不知道有咒文这么一回事。好啊,等于之前那么多年我都做错啦,白转啦,少了步骤,少了最关键的一个步骤,没它就没办法请动神佛。

我现在最大的感觉不是吃惊,也不是惊喜,而是愤怒,愤怒于我之前怎么就不知道有转塔咒文这么一回事呢。嘿,真是照猫画虎,以前光学了个形式,没有学到内涵和窍门。我说我之前看见一些僧人和虔诚的信众在转塔之时嘴里还叨叨咕咕是在干什么呢,敢情他们都是在念诵咒文呢,不是在许愿发誓,也不是在表达各自的诉求。好啊,今天我算是知道了,这下我也可以整全套的仪式了。估计这套仪式搞全了之后就能让我心想事成了,我后半生不劳而获的美好生活就唾手可得了。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350zw网】 www.350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