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4 唐宪宗之死(3 / 6)

隋唐王朝 洪刘华 4888 字 24天前

nbsp;哗变的士兵攻破长安城,唐德宗仓皇逃到奉天。当他要下诏平叛时,却发现关键的传国玉玺没带,唐德宗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这时王淑妃不紧不慢地把传国玉玺献上。原来心思缜密的她从长安逃走时,就把被人抛弃的传国玉玺系在衣服上带了过来。

    经过这场变乱,唐德宗觉得还是太监们理想坚定,于是贬斥白志贞,将神策军重新交给宦官打理。

    德宗在一个叫辛店的地方打猎时,来到农民赵光奇的家中。李适问:“百姓们生活得高兴吗?”赵光奇说:“不高兴。”李适说:“今年庄稼获得了丰收,你们为什么不高兴呢?”

    赵光奇回答道:“国家不守信用。前边说除了两税外不再有其他徭役,现在除了两税之外各种强迫收费的项目比两税还要多。以前由官府到百姓家中收取粮食,现在却强迫百姓把粮食送到几百里外的京西行营。由于路途遥远,很多人家干农活的牲口都被累死了,车也坏了,导致家庭破产。人们的生活如此愁苦,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呢!”李适听后,下令免除了赵光奇家的赋税和徭役。

    司马光评点这段历史时,认为李适应该彻查有关部门的贪官污吏,而不是仅仅免除赵光奇一家的赋税和徭役。

    唐德宗即位后,李诵被册立为太子,也就是后来的顺宗,成为唐朝储君时间最长的皇帝(共26年)。

    李诵的第一任妻子是驸马萧升和郜国公主所生的女儿。李诵是肃宗的重孙,而郜国公主是肃宗之女,萧妃是肃宗的外孙女,按理萧妃应该比李诵长一辈,李诵应该叫萧妃表姑。萧升死后,郜国公主生活放荡,不仅与彭州司马李万私通,还和太子詹事李昪、蜀州别驾萧鼎等官员暗中往来。德宗听说后大怒,指着李诵的鼻子大骂。李诵被父皇切责,惶恐不知所措,就请求与萧妃离婚。

    李诵的长子初名李淳,后改名李纯。李纯六七岁的时候,德宗把他抱在膝上问道:“你是谁家的孩子啊,怎么在我的怀里呢?”李纯道:“我是第三天子。”德宗十分惊奇,作为皇上的长孙,按照祖、父、子的顺序回答为“第三天子”,既闻所未闻,又契合实际,李适不禁对怀里的皇孙增添了几丝喜爱。

    和顺宗李诵的家庭关系一样,宪宗李纯是代宗的重孙,而郭氏是代宗的外孙女,也就是郭子仪的孙女,郭氏比李纯也长一辈,李纯也应该叫她表姑。可是李纯却娶了郭氏。贞元十一年,郭氏生下了儿子李恒,也就是后来的穆宗。

    宪宗为了不让皇后干涉自己宠幸别的女人,明确表示不立皇后。 后来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相继效法,都没有立皇后,原因与其类同。历史上这一时期的皇后,其实都是她们的儿子以后加封的。

    元和十年(815年)六月初三,状元宰相武元衡带着两名仆人,像往常一样从长安城靖安坊家中出发赶赴早朝。然而刚出靖安坊坊门不远,从水沟的树后突然蹿出一名刺客,一箭射倒一名仆人;另一名刺客则用大棒猛击武元衡的左腿,并将另一位仆人击倒。随后刺客将武元衡掀下马来,将其杀害并割下头颅扬长而去。

    获悉消息后,唐宪宗立马下令取消当日早朝,并迅速召集其他宰相商议对策。

    紧接着又一个消息传来,御史中丞裴度也在长安城的通化坊外遇刺。裴度被刺客砍中三剑,随从王义舍身掩护被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350zw网】 www.350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