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0 薛仁贵与苏定方(3 / 7)

隋唐王朝 洪刘华 5364 字 24天前

李世民一边命莒国公、礼部尚书唐俭全权负责与**厥商定归顺事宜,一边急令李靖整军备战——千钧一发之际,心领神会的李靖率领大军压上,并命苏定方以麾下200骑兵先头攻击颉利可汗。

    在月色和大雾的掩护下,凭借以往的作战经验,苏定方等人很快摸到了颉利可汗大帐。

    苏定方及其麾下骑兵大开杀戒,不多时,颉利可汗牙帐前已血流成河。慌乱间,颉利可汗翻身上马,凭借少数护卫的奋力冲杀,逃出了战场。

    自此,在唐军的合围下,**厥大军全线溃败。大唐帝国占据了阴山以北的大片土地,并从诸部首领那儿获得至高无上的“天可汗”荣耀。

    此战后,苏定方以功升左卫中郎将(正四品下),成为大唐帝国内一名中级军官。

    正所谓“月盈则亏,物极必反”。就在苏定方满怀信心要为大唐再立新功之际,他的仕途却似乎戛然而止了。

    从贞观四年开始,往后25年内,苏定方别说攒功升官,就连唐太宗朝数次对外作战中,也难觅此员大将身影。作为与之有相似经历的初唐将领,程名振早年间也曾供职于窦建德军中。

    贞观年间唐太宗讨伐高句丽时,程名振随军出战,屡建战功,颇受唐太宗嘉许。唯独,同出窦建德麾下的苏定方,史书上只字未提。

    对于这一奇怪现象,有学者指出,这可能跟唐朝文、武两班大臣的倾轧有关。

    在灭**厥一战中,唐俭曾作为使者“诱饵”只身前往敌营,试图骗取颉利可汗的信任。当李靖准备出兵之际,唐俭还未得知唐军即将进攻的信息,仍卖力地为大唐与**厥友好往来尽心竭力。直到苏定方神兵天降,唐俭才如梦初醒,仅以身还。

    可想而知,唐俭逃出生天后对李靖、苏定方等人的怨恨到底有多深。

    于是,史料中便出现了御史大夫温彦博、尚书右仆射萧瑀等朝廷重臣弹劾李靖“军无纲纪,致令虏中奇宝,散于乱兵之手”的记载。

    乍一看,这段文字是李靖、苏定方纵兵劫掠的“罪证”。实际上,“虏中奇宝”当指颉利可汗。匪首跑了,身为主要责任人的李靖只能“无所辩,顿首谢”,相当于默认了在这次战斗中,自己指挥上的严重错误。

    但具备资深军旅阅历的唐太宗,又怎愿让这位“大唐战神”就此沉沦呢?关键时刻,唐太宗站出来为李靖解了围,称:“隋将史万岁破达头可汗,有功不赏,以罪致戮。朕则不然,当赦公之罪,录公之勋,加封李靖为左光禄大夫,赏赐绸缎千匹,增加食邑五百户。”

    李靖安全了,苏定方只能倒霉。但问题终归是唐太宗自己弄出来的,苏定方背锅也不好一撸到底,唯有不升不降,才算对文官集团有所交代。

    那时苏定方正值壮年,是一个将领建功立业、光宗耀祖的黄金时段。当其他将领奋战四方,为大唐帝国开疆拓土之时,身为一个武人,苏定方被强行按下“暂停键”,坐起了冷板凳。在平淡的日子中,荒废了25年时光。

    好在,如旭日般冉冉升起的大唐帝国,征战四方之心尚未熄灭,被遗忘多时的苏定方终于迎来了出头之日。

 &n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350zw网】 www.350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