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艰难的推广(2 / 6)

挥价值。

    “当下重点还是做好基础研究、技术储备和嫁接工等人才培养。”

    把江心菜场当成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就合理多了。

    要说国内最早开启工厂化育苗的城市,那当属京城,这项技术就是京城最先引入,目前相对来说更先进。

    但同样普及度不高,主要还是没有消费习惯。

    不过陈家志还能自己种,或者免费给别人提供种苗。

    到了花城后,陈家志同样去靠谱鲜生和档口视察了番,了解行情后便回了家。

    如果没有自然灾害,珠三角十月份的蔬菜供应十分充足。

    广东冬种蔬菜的生产量省内能消化掉一半就十分惊人了,大多数菜还是要销往北方。

    也导致本地行情不景气。

    江心菜场也就只能走走精品路线,同时靠着供港市场维持着一定利润。

    陈家志的重心也没放在菜场管理上,回菜场后就一门心思扑在育苗场上。

    苦瓜和丝瓜互作砧木嫁接的种苗经过定植后,已经挂果,走进藤蔓下,便能看见密集悬挂着的苦瓜。

    因为是试种,量少,就没有卖的打算,基本供应给了菜场食堂。

    相比丝瓜,嫁接过后的苦瓜得到了大多数菜工的好评。

    苦瓜苦味更淡一些,还多了一丝丝瓜的爽口。

    这说明当下的嫁接组合有价值,如果再在产量或者抗性上有所表现,推广潜力就比较高了。

    而这两种子都是陈家志在东乡菜场的自留种,经历了多灾多难。

    这个秋天也同样将留种筛选。

    不过这次陈家志来苦瓜地,是来和李秀一起摘苦瓜。

    晚上李秀要给他做苦瓜酿肉,据说味道也十分不错,苦味没有以往那么浓。

    咔嚓~

    咔嚓~

    许久没剪瓜果,突然来试一试,陈家志感觉很解压,就喜欢这种感觉。

    “哎,家志,够了,摘几个就够了,多了也吃不完。”

    “没事,来都来了,就把他一起摘了,多的给食堂送去。”陈家志手里拿着一个很靓的苦瓜,笑道:“采摘苦瓜是顺带的,我主要还是来观察下瓜的外形靓不靓,检验下成果。”

    李秀翻了个白眼,要不是看到了你那剪苦瓜时的投入,还真就信了。

    “行行行,那边还有丝瓜、茄子和番茄,你想观察那就一起观察了吧。”

    李秀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350zw网】 www.350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