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工资(2 / 5)

nbsp; “走了,小龙,带你调查市场,和这三个老不正经的呆久了对你没好处。”

    “哦。”

    两人围绕着市场走了一圈,陈家志打量着各家档口的菜,也时不时问价,和档口老板聊两句,偶尔也和易龙说两句这么做的缘由,算是把‘鸡叫’给含糊了过去。

    时间确实还早,才两点左右,一个市场的调查也没代表性。

    陈家志便带着易龙再度去了增搓路,在江南、越秀、东旺三个大市场里也做了番市场调研。

    在这里他不是熟面孔,和各商户就聊得更开了。

    从一个蔬菜品种聊到另一个蔬菜品种,不止聊今年的,还时常把话题扯到去年和前年,各种信息纷乱复杂。

    等聊完一个后,就把有用的信息记录下来。

    很多年的时间里,陈家志都是不做市场调查的。

    自己能种什么就种什么,自己想种什么就种什么。

    如果要问一个种菜小白,哪类蔬菜最好种?

    茄果类、根菜类、叶菜类选一个,大多会选择叶菜类。

    因为大家都觉得叶菜生长期短,种植技术相对简单,实际上种叶菜的学问也大着呢!

    后世一年当中,绝大多数时候行情都一直低迷,不是卖多少钱的问题,而是有没有人要的问题,很多叶菜都是滞销的重灾区,菜卖不出去,最后只能用旋耕机打到了地里当肥料。

    都说大的经济环境不景气,都说蔬菜供求信息不对称,都说种菜的人太多了。

    可事实是,即使在这样的环境里,还是有人赚到了钱。

    陈家志虽然是小散户,但也一直是赚钱的。

    靠的就是分析菜价规律,把握上市时间差,而不是完全凭感觉播种。

    为此他常年关注本地几大批发市场的菜价,每天、每周、每月、每年的菜价走势,然后再仔细分析。

    只是后世不用自己去跑。

    他给种菜的侄子、朋友发微信或者打电话,一个城市的菜价信息就有了。

    数据分析放在现在也是有效的。

    他只记得8月有台风,年末有寒潮,中间还有一次高温干旱,但只知道大概时间。

    具体到哪天就不行了。

    能明确记住的高价蔬菜品种也只有一个,寒潮时的荷兰豆。

    而配合市场调研,就能推测出更多有用的信息,也能发现更多和后世市场的差异。

    比如国庆。

    他和一个档口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350zw网】 www.350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