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3章 万国博物园(2 / 3)

离石游记 半边人 1774 字 2天前

,则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开启民智、增长见识。

通过展示世界上各种各样的动物,大秦帝国的子民们无需远行,便可在家门口领略到大自然的神奇与多样性迹,许多神话中的生物都能在搏物馆里看到。

这样一来,他们对外部世界的了解将更为深入,从而能够更容易地接受新思想、新文化。

这种理念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源自新儒家的倡导。

新儒家认为,只有当人们对外部世界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才能真正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并从其他优秀族群中汲取精华,摒弃自身的缺点。

令人欣喜的是,这种新观点竟然与离石心中酝酿已久的大计划不谋而合。

事实上,至圣先师孔子早已教导汉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意味着,无论身处何地,汉人都应该保持谦逊好学的态度,善于从他人身上学习优点。

亚圣孟子也曾告诫后人:“择邻而居,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进一步强调了选择良好环境和学习优秀品质的重要性。

这些警世之言,原本是孔氏在衣冠南渡后所遗弃的,但如今却被新儒家重新挖掘出来,并通过普及教育的方式,将其传授给了天下人。

这样一来,大秦人便拥有了一种独特的是非观,他们开始以对错来评判一个人的好坏。

而生物馆的建立,其初衷正是为了让天下人更好地了解世界、领悟自然之道,从而将“天人合一”

这一最高理念推广开来。

正因如此,生物馆才应运而生。

在这里,无论是陆地上的飞禽走兽,还是海里的大鱼和各种古怪生物,都能被人们一览无余,以增长见识。

这不仅让大秦海军重新找到了奋斗的目标,更激了他们对生物的深入了解。

随着对生物了解的不断加深,海军军舰设计师们的灵感也如泉涌般涌现出来,进而在科技领域掀起了一股仿生学的热潮。

大秦海军一路向东航行,终于在流鬼国现了海豹、海象以及鲸鱼等珍稀生物。

关于鲸鱼,早在《淮南子》一书中就有记载:“大鱼落,王侯死”

,这句话已然成为了一句箴言。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大秦海军竟然成功地将活的鲸鱼带回了陆地上!

这个消息犹如一道惊雷,在海边的汉人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毕竟,对于这些常年生活在海边的人们来说,鲸鱼虽然并非罕见之物,但活着的鲸鱼却实在是难得一见。

而如今,这些草原人竟然在广袤的大草原上,也能亲眼目睹了活生生的鲸鱼!

这无疑是一次前所未有的震撼体验,让他们对大秦帝国的强大实力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

正是因为见到了鲸鱼,草原人们对大秦帝国的认同感愈强烈。

他们开始意识到,这个庞大的帝国不仅拥有先进的科技和强大的军事力量,还能够创造出如此惊人的奇迹。

这种认同感的加深,使得草原人对自己的身份也有了新的认知。

曾经,“草原人”

这个称呼或许在某些人眼中带有一丝歧视意味,但如今,草原人们不再将其视为一种贬低,而是将其视为一种自豪的象征。

他们为自己是草原人而感到骄傲,因为他们所属的这个群体,与如此伟大的大秦帝国紧密相连。

生物馆海洋生物的加入,无疑给西方各国带来了巨大的惊喜。

毕竟,对于这些国家来说,了解世界一直都是他们心中的渴望。

然而,在这众多的西方国家中,唯有阿拉伯人对世界的了解相对较多。

尤其是在西海和南海方面,阿拉伯人有着更为深入的认知。

值得一提的是,香料群岛便是由阿拉伯人最早现的。

然而,如今这片曾经属于阿拉伯人的贸易点,却已归属大秦。

大秦之所以如此安排,其实是有着其深远的战略考虑。

通过这种方式,大秦希望能够让阿拉伯人明白,目前大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350zw网】 www.350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