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将这种改变放在奉城城,恐怕报纸上立刻就会掀起轩然大波,各种议论和批评声会不绝于耳。
毕竟,传统的习惯和观念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要想一下子改变并非易事。
但若是放在建康城,情况可能会更加严重。
在那个时代,人们对于君主的行为和决策极为敏感,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引谣言和猜测。
如此大的改变,很可能会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散布出昏君的谣言,给离石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困扰。
这并非是有人蓄意操纵和造谣,而是传统力量的自然显现。
随着大秦帝国的统治日益稳固,天下再次实现统一,而且其国土面积远以往任何一个朝代。
国内一片太平景象,人们安居乐业,恢复古礼的呼声也愈强烈。
尤其是在民间,这种呼声已经自地形成了一股潮流,舆论上次出现了皇帝临朝亲政的呼声。
与此同时,国内民族意识逐渐觉醒,普通人的胆子也变得越来越大。
他们开始在报纸上刊登各种言论,积极参与国事讨论,指点江山。
这种现象在以往是难以想象的,因为法家一直以来都对普通人议论国事的行为持严厉禁止的态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然而,新儒家却持有不同的观点。
他们认为,如今民智已开,就不应该再对这种行为进行强行禁止。
如果觉得某些舆论不妥,应该采取有效引导的方式来处理。
新儒家的这一观点得到了墨家、道家和农家等其他学派的大力支持,形成了一股强大的舆论力量。
面对这种情况,法家最终不得不做出妥协。
经过一番权衡和商议,他们捣鼓出了一部名为《大秦新闻律》的律法,以律法的形式来规范新闻言论的统一。
这部律法明确规定,对于那些具有负面、诱人向恶的言论,将被视为违反秦律的新闻,受到严厉打击。
离石在学习秦律的过程中,逐渐揭开了事情的真相。
如今的他,颌下的胡须已经长得极为浓密,嘴边还留着细长的八字胡。
每当公冶长为他修整完胡须后,他照镜子审视自己的新造型时,总会不禁感叹时光的流逝,感觉自己正一天天地老去。
这种感觉并非毫无缘由,而是前世所遗留下来的后遗症。
就在前段时间,小女儿赢娇举行了笄礼。
在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女子十五岁行笄礼。
如今,赢娇已经过了十五岁这个年龄,意味着她已经长大成人,可以谈婚论嫁,寻找合适的人家了。
尽管离石并不急于将自己的宝贝女儿嫁出去,但他知道,现在是时候开始为她寻觅婆家,并先将亲事定下来了也是大事。
毕竟,女儿终有一天要离开家门,组建自己的家庭。
而与此同时,离石的儿子也即将迎来加冠之礼。
加冠对于一个男子来说,意味着他彻底成年,可以投身军旅或从政,去开创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
岁月如白驹过隙,催促着人们不断变老。
在这世间,长生不老或许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更别提长生不死了。
这种想法并非离石独有,就连春花也同样有着这样的感慨。
女人对于长生不老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但对于保持青春永驻却格外在意。
在春花同意之后,离石又纳了裴玉卿为妃。
然而,自从这件事情生后,春花就整天对着梳妆镜唉声叹气,显得十分哀怨。
离石见状,心中有些不忍,便趁着某个机会,将春花又给“办”
了。
既然已经办了春花,自然也不能漏掉秋月。
于是,离石也如法炮制,让秋月也体验了一番他的“恩泽”
。
如此一来,春花、秋月和裴玉卿都先后为离石生下了三个孩子。
有了孩子的女子,心思自然都放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