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大军按照耿弇的方案前往支援,最终成功平定山东。
在这个过程中,但凡刘秀对耿弇多一份猜忌,山东之战恐怕都难以获胜。
这就是一个明君的能力!
故而,别看耿弇心高气傲,即便是对宰相宋弘这样的人都不假辞色。
但唯独对刘秀这个皇帝,他是心服口服。
刘秀听着耿弇这番话,心中自然也是颇为受用,眯起眼睛笑道:
“李亨和李隆基的成长环境如此,朕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
“只不过这人啊,有时候真的跳出生长环境带来的思维定势,才能打破一切,浴火重生!”
刘秀说这番话,那是自内心的。
刘秀生来就是领袖吗?
还真不是。
刘秀是家里最小的儿子,从小是自家大哥刘演和二哥刘仲屁股后面的小跟班。
长大之后王莽乱汉,刘秀也是跟在自家大哥刘演一起起兵,充当二把手。
后来更始帝刘玄因为嫉妒刘演战功,将刘演诬陷杀害。
刘秀面临选择,该怎么办?
若是按照固有思维,刘秀应该立刻和更始帝决裂,给大哥报仇!
但刘秀没有这么做。
刘秀选择了忍辱负重,甚至在外人面前从来没有流过一滴眼泪。
同时,还对更始帝各种大表忠心。
最终,更始帝对刘秀放心了,让刘秀离开,去河北招兵买马展势力。
离开更始帝之后,刘秀迅取得了河北各大士族的支持,最终以河北作为基地,一统天下重建大汉。
甚至,为了和平拿下中原之地,刘秀还极为大度的“指洛水为誓”
,原谅了当初诬陷和杀害大哥的主谋之一朱鲔,并将朱鲔封侯,让其得以善终。
这也就是为何后世史家、皇帝们这么痛恨司马懿的原因。
人家刘秀面对的可是杀兄仇人,指洛水为誓之后,都能做到承诺。
司马懿同样指洛水为誓,回头直接杀了曹爽,篡了曹魏。
这是人干的事?
言归正传,若是大哥刘演死后,刘秀愤而起兵反抗更始帝刘玄的话,以当时刘秀那点势力,只能是白白送人头,死了大哥又赔上三弟。
正是因为刘秀改变了自己的思维定势,做出了在世人看来难以想象的行为,才最终得以活命,并创下光复汉室的大业。
而李隆基和李亨,却没有跳出这种思维定势,一直局限在怀疑一切,一直想着扼杀所有对皇权有威胁的苗头,才最终导致了大唐在平叛战争之中的一再失败。
刘秀想到这里,一声长叹。
“脱自己,才能成就大业!”
“这金幕,确实教会了朕很多,也让朕反省了很多。”
“真不知道,这金幕作者,究竟是一位如何神乎其神之人!”
金幕之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在史思明取胜之后,他分兵四路南下,直指中原各地。
】
【此时由于邺城之败,郭子仪被朝中李辅国等奸臣中伤,皇帝李亨将其撤职,勒令返回长安居家反省。
】
【中原战局,则交由李光弼负责指挥。
】
【李光弼见史思明势大,不得已只能选择撤离洛阳,将洛阳城军民护送迁入潼关。
】
画面之中,洛阳城外宽阔的官道上,挤满了逃难的人群。
各种孩子的啼哭声,以及大人脸上无助的表情,充斥在金幕之中。
一名妇女紧紧地抱着怀中襁褓,有些茫然地对着旁边的丈夫开口。
“夫君,大唐究竟是怎么了?”
“为什么洛阳,总是一次又一次的遭遇劫难啊?”
听着这妇女几乎是哭泣一般的问,她的夫君也是无言以对。
不仅仅是她的夫君,看到这一幕的历朝历代皇帝,或多或少,心中都有些触动。
活生生的民间疾苦,扑面而来,这种最为草根,但是又最为诚挚的画面,总是最能打动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