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闯荡:李乐和的归家梦(1 / 4)

爱也执着 王学医 3034 字 3天前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王可平宛如置身于一场永无休止的商业风暴之中,像一个不知疲倦却又疲惫不堪的陀螺,在各个银行与潜在合作商之间疯狂地周旋。她拼尽全力,试图为深陷绝境的“雨润”撬开一丝希望的缝隙。然而,“雨润”所面临的困境犹如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每一次的贷款谈判,银行都以风险过高为由,冷漠地关上大门;而那些合作商,在审视“雨润”满目疮痍的现状后,纷纷望而却步。尽管王可平使尽浑身解数,想尽一切办法,“雨润”却依旧在生死边缘苦苦挣扎,起死回生的希望愈发渺茫。

在这近乎绝望、走投无路的时刻,王可平的脑海中如闪电般划过一个名字——李乐和。她心中清楚,若想为“雨润”寻得一线生机,李乐和或许是那根最后的救命稻草。毕竟,如今的“新乐氏地产”在商界已然崭露头角,发展得风生水起。倘若能够从“新乐氏地产”拿到一些小项目,对于“雨润”而言,无疑是一场久旱后的甘霖,或许能让这个摇摇欲坠的企业重获生机。

怀着满心的忐忑与期待,王可平颤抖着双手拨通了李乐和的电话。电话接通的那一刻,她的心跳陡然加速,仿佛整个世界都在此刻静止。当王可平小心翼翼地说出自己的请求后,电话那头短暂的沉默让她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然而,紧接着,李乐和那熟悉的声音传来,没有丝毫的犹豫与迟疑:“可平,你放心,我答应你。”李乐和怎能忘却,在“新乐氏”初创之时,那最为艰难的岁月里,是王可平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送来那至关重要的1200万资金。那笔钱,犹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又似寒冬里的一盆炭火,让“新乐氏”在濒临夭折的边缘得以稳住阵脚,顺利起航。尽管当初的借款早已如数归还,但王可平给予的这份情谊,在李乐和心中的分量,又岂是金钱可以衡量的。那是在困境中无条件的信任,是在迷茫时坚定的支持,这份情谊早已深深烙印在他的心底,成为他生命中无法割舍的一部分。

更何况,李乐和对王可平的感情,犹如深埋在心底的一坛美酒,随着岁月的流转,愈发香醇浓烈。那些与王可平共同度过的时光,无论是欢笑还是泪水,都如同璀璨的星辰,镶嵌在他记忆的天空,熠熠生辉,难以磨灭。即便时光匆匆流逝,这份感情不但没有丝毫褪色,反而在他内心深处愈发深沉。所以,当王可平向他求助的那一刻,往昔的种种回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他没有丝毫的犹豫,只希望能凭借自己如今的能力,为她遮风挡雨,助她度过这艰难的时刻。

在李叶华的12年祭奠之日,铅灰色的天空沉甸甸地压着,仿佛承载着众人无尽的哀思。墓地四周,松柏如忠诚的卫士般静静伫立,它们那墨绿的枝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似在低声诉说着对逝者的缅怀。空气中弥漫着潮湿而沉重的气息,混合着淡淡的香火味,愈发烘托出这肃穆哀伤的氛围。李乐光、李乐和、李乐喜以及李乐园四人神情庄重地并肩站在墓前,他们手中紧握着鲜花,眼神专注而深情,仿佛时光都在这一刻静止。许久,他们依次缓缓上前,将手中的鲜花轻轻置于墓前,而后深深鞠躬,每一次弯腰,都倾注着对父亲那无尽的思念与孝心。周围前来祭奠的族人们,目睹这一幕,不禁纷纷投来赞许的目光,暗自感慨李家后辈对先辈的敬重与深情。

祭奠仪式结束后,众人回到李家那宽敞却略显压抑的客厅。李叶凯、李叶阳与李悦围坐在沙发上,彼此交换了一下眼神。李叶凯率先打破沉默,他轻轻咳嗽一声,清了清嗓子,缓缓说道:“今天,趁着大家都在,咱们得好好聊聊乐和回李家和‘乐氏’的事儿。乐和这些年在外面摸爬滚打,闯出了不小的名堂,如今也是时候回归家族,为‘乐氏’的发展添砖加瓦了。”李叶阳在一旁连忙点头附和,脸上满是期待之色,李悦也微微颔首,眼神中流露出赞同之意。然而,所有人都未曾料到,一向以谦和、宽容、大度闻名的李乐光,此刻却神色凝重,他微微皱眉,缓缓摇了摇头,语气沉稳且坚定地说道:“回李家,入‘乐氏’,绝非如想象中那般简单,岂是想回就能回的?家族传承至今,有着一套严谨的规矩,‘乐氏’历经风雨,其运营更是牵一发而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350zw网】 www.350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