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涂抹一层,确保没有裂缝,足够耐高温。这一步至关重要,关系到咱们能不能顺利把铁疙瘩化成铁水!”
“放心吧广福书叔!”谢铁匠把胸脯拍得砰砰响,“俺就是不吃不睡,也得把这炉子弄得结结实实!保证一滴铁水都漏不出去!”
“嗯。”谢广福最后看了看充满干劲的三人和他们身后的汉子:“记住,木炭一出,铁炉备好,咱们就开炉试炼!两边同时进行,抓紧时间!能不能让咱们桃源村尽快用上自己打的铁器,就看这几天的了!”
“是!”所有人异口同声,声音洪亮。
阳光下,原本废弃的窑洞仿佛被注入了新的灵魂,即将燃起改变桃源村命运的第一炉工业之火。
谢广福站在窑洞前的空地上,目光扫过空地上堆得满满当当的各种材料,心中既是欣慰又隐隐有些担忧。
这几日,姚大姚二和谢铁匠他们显然没闲着,一边烘烤窑洞一边收集原材料,几乎发动了所有能动员的力量。
只见空地上小山似的松木枝、杂木干,都是汉子们从后山砍伐、拖运下来的,粗细不等,但都按照要求劈成了合适的长度,正晾晒着以减少水分。
另外一堆是当初平整宅基地收集的五花八门、奇形怪状的铁疙瘩和色泽暗红、质地坚硬的铁矿石,估计是当年军器监废弃矿坑里找到的。
再旁边就是质地细腻黏性足的高岭土以及石英砂粒,都按比例初步混合好了,就差碳粉混进去了,而且还用破旧的草席盖着一边。
最边上是编好的草绳、搓好的麻绳、修补窑洞剩下的石块和黄泥等等。
姚二见谢广福打量空地上的材料,颇有些自豪地介绍:
“广福叔,您看!这高岭土和石英砂,后山那条沟里多的是!还有这些铁疙瘩,好家伙,咱们这地方以前到底是给朝廷干大事的,除了当初在宅基地挖出来的,好多犄角旮旯的地里随便扒拉扒拉,就能找出这些玩意儿!省了老鼻子劲了!”
姚大也凑过来补充:“是啊,广福叔!这满山的石头木头,以前觉得这里是鬼见愁的地界,现在看这里头全都是宝啊!就是兄弟们这几天跑断腿了,一个个都累趴下了,嘿嘿。”
谢广福满意地点点头,心中感慨这军器监旧址果然底蕴深厚,但随即眉头又微微蹙起。
他抬头看了看天色,虽然眼下晴空万里,但夏季天气说变就变。
“材料是备得不错,”
他开口道,语气带着一丝严肃,“但这么露天放着,万一……我是说万一下场大雨,可就全完了。”
他指向那堆混合好的耐火材料:“这耐火泥要是被雨水一泡,比例就全乱了,黏性也会大大下降,根本没法用。”
又指向那堆辛苦收集来的铁疙瘩:“这些铁疙瘩看着结实,但很多本来就锈蚀得厉害,再经雨水反复浸泡,锈蚀加剧,到时候还能炼出多少好铁,可就难说了。还有这些柴火,淋湿了就没法烧炭,还得重新晾晒,耽误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