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李五琰献上《桃园蒙学》求恩典(2 / 3)

    这这这……老五都能写书了?

    还是教书育人的蒙学书籍?

    承景帝难以置信地翻开第一页,是一个名为“目录”的页面,排列整齐,每一个条目后面都标注了数字,让人对书中所学内容一目了然,查找起来极为方便。

    这个巧思,甚好!他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随即他往后翻去,李五琰适时地开口解释,声音清朗而沉稳:

    “父皇明鉴,孩儿斗胆,与谢文、谢秋芝二人,将蒙童须识之字、须明之理,拆作三百六十页,分做上下两册,计划蒙童日诵一页,一年可通识。每页一字一图一故事,字取生活常用,图绘身边万物,故事则融合《论语》、《诗经》之精义与乡野俚俗之智慧。旨在让蒙童不仅识文断字,更能知孝悌、识草木、通晓基本数算。”

    他抬眼,悄悄看了看,见承景帝已翻到“初阶 上”的第七页。

    【页七】

    大字:家

    小字:屋下有豕,是为家,屋下有人,是为安。家安则国安。

    插图:竹篱茅舍,炊烟袅袅,一位老翁正手把手教小孙儿在沙盘上写“人”字。

    承景帝内心忽地一软:这“家”字释义,竟把“安”与“国”也悄悄藏了进去,润物无声。

    【页二九】

    大字:国

    小字:有土有民,就是国。

    插图:谢秋芝手绘——一片广阔的田野,远处有青山,近处有村庄,几个村民在田里劳作,炊烟袅袅升起。

    承景帝目光落在那个简练的“国”字上,再看到旁边那幅安宁祥和的田园景象,心中微微一动。

    这解释虽简单,却道出了国家最根本的要素——土地与人民。

    没有繁复的说教,却能让稚子直观地理解“国”为何物。

    他仿佛也能从这幅画中,看到无数个这样平静的村庄组成了他的大宁江山。

    “老五,”皇帝声音低哑,指着那巧妙的“目录”:“此法,是何人教你?”

    李五琰再叩首,语气中带着对同伴的推崇与一丝自豪:

    “回父皇,这‘目录’与页码编号之法,是谢文出的主意。儿臣试排了七日七夜,仿《周易》卦序之逻辑,又偷学了兵部‘鱼鳞册’编次之清晰,旨在让蒙童一查便知晓,省去‘翻来翻去找不到’的烦躁,可专注于学问本身。”

    承景帝合上封面,指腹在那行“责任编撰”上摩挲良久,忽地抬手,把书郑重递给身旁的皇后:“你看看。”

    皇后接过,仔细翻看了十几页,眼中赞赏之色愈浓,对着承景帝微微颔首。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350zw网】 www.350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