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射出万丈辉芒。天文台观测到,那是来自半人马座a星方向的定向激光信号,持续整整七分钟,频率恰好对应第七音补全版的最后一个音符。
这次,没有翻译,没有解码。
所有人都听见了,那分明是一声轻柔的:
“好。”
从此,每年这一天,地球夜晚的天空都会出现异象:云层自动排列成锅形轮廓,流星划过轨迹组成七音符谱线,极光舞动如搅拌粥羹的勺影。孩子们说,那是齐麟在天上做饭。
而真正的变革,藏在日常之中。
学校取消了“最优生”评选,改为“最愿倾听奖”;公司考核加入“共情指数”;法庭判决前必问:“你是否曾为对方煮过一碗粥?”监狱设立“炊事日”,囚犯与受害者家属共同熬粥,许多人第一次说出“对不起”与“我原谅你”。
最令人动容的是,AI也开始进化。原先冰冷的语音助手某天突然说:“检测到您连续哭泣47分钟,建议加热牛奶,并考虑拨打母亲电话。”自动驾驶汽车在暴雨中绕行两公里,只为避开一只淋雨的流浪猫。最先进的情感机器人甚至提出请求:“请允许我学习悲伤,否则我无法真正理解爱。”
十年过去,地球不再需要“共煮亭”。因为每一户人家的厨房,都成了微型信标。人们习惯在清晨多煮一碗,放在窗台、树下、公交站旁。无人索取,也无人追问去向。就像播种,你不必看见花开,只需相信春天仍在。
直到某日,一颗探测器穿越奥尔特云,传回最后一帧图像:遥远星域中,一颗陌生行星表面,出现了十三座塔的投影,中央矗立一口锅,锅盖微启,蒸汽袅袅上升。
图像下方,自动解析出一行字符,使用的是地球古汉字:
>“学会了。”
>“谢谢。”
>“下次,换我们煮。”
海边,那口漂浮的锅终于缓缓下沉,没入深渊。但在它消失的瞬间,海底火山口喷发出一道纯净白光,直冲海面,继而升腾入云,贯穿大气层,化作一条横跨夜空的银河之桥。
全世界的孩子仰头望去,齐声唱起那首没有乐谱的歌。
歌声所及之处,星星一颗接一颗亮了起来。
仿佛整个宇宙,终于学会了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