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1章 大庆的第一次科举(八)(1 / 2)

却见第三题是这么写的:

【民间有句谚语,叫‘狗朝东,尾向西’,马也是这样的?有匹马走出马圈后,它向东长嘶一声,又调转头奔跑起来。后又右转弯飞奔,继而又向左就地打了一个盹儿,接着又向西走了几步,开始低头在草地上吃起草来。问,现在这匹马的尾巴朝着的方向是?】

当读完那长得有些啰嗦的题目后,林清源这次笑得肩膀都微微抖动起来。

旁边几位正抓耳挠腮的学子被打断了思路,纷纷投来不满的目光。

林清源这才意识到自己身处考场上,对几人报以歉意的微笑。

不是他故意发笑,实在是他忍不住。

相比于上面那道题,这道题更有趣了,但林清源几乎是一眼便看穿了其中关窍。

题目冗长的描述,什么向东嘶鸣、调头奔跑、左右转弯、打滚、向西踱步,其实全是无用的废话。

所有这一切操作,都是为了构建一个复杂的运动轨迹,将考生的思路引入方向判断的迷宫。

但真正的答案,藏在开头那句关键的反问:“马也是这样的?”

大庆没有问号,学子看到的只是一个陈述句式后的空白。

如此,便极易先入为主地认为,题目设定马与狗一样,尾巴方向随身体朝向改变。

然而,只要在现实生活中稍微观察过马的人就会知道:马匹在正常生活中的任何时候,尾巴绝大多数时间都是自然下垂的!

任它东西南北,翻滚奔跑,一旦停下来安静吃草,尾巴岂会朝天指着某个方向?

所以,答案呼之欲出:【朝下】。

林清源挥笔写下答案,眼中光芒更盛,不由得抬头望向皇宫方向。

他对那位年轻皇帝的好奇心,在此刻达到了顶峰。

这位陛下......相当狡猾啊。

不仅在经义实务上别出心裁,竟连这等考验常识的逻辑陷阱题目,也是信手拈来。

其思维之跳脱,实非常人所能及。

他当真不是我们鬼谷门派的同门吗?

林清源抓耳挠腮,恨不得此刻就写信一封,问问山上的师傅。

然而考试还在继续,无论林清源多么好奇,都得等到考试结束再说。

他默念师门静心口诀,转而看向第三题:

【父亲和爷爷加起来八十四岁,已知父亲四十五岁,问爷爷多少岁?】

和当初的文载尹一样,林清源瞬间心算得出‘三十九’这个数字。

但与此同时,同样的疑惑立刻在心中浮现:

父亲怎会比爷爷年纪大?这有悖人伦常理。

但有了前两题的经验,林清源的思路也完全打开了,瞬间开始发散起来。

前两题,陛下是教导学子不要被文字表象迷惑,要看清本质。

而这一题,陛下的思路陡然一变,竟是反过来,将文字本身的模糊性和陷阱运用到了极致。

‘父亲’和‘爷爷’这两个称谓,题目中并未限定是谁的父亲和谁的爷爷。

它完全可以是‘我的父亲’,与‘别人家的爷爷’年龄相加!

这就是一个纯粹的文字游戏,考验的是学子能否突破伦理关系的思维定势,敢于写出那个看似荒谬的数字。

想通此节,林清源再次忍俊不禁,‘噗嗤’笑出了声。

这一笑不要紧,惹得一众考生怒目而视。

本来题目诡异离奇就惹人烦,你小子一会儿笑一声,还让不让人答题了?

“那位考生!”台上的学官终于忍不住了,出声呵斥,“考场之内,不得喧哗!”

“警告一次,若再无故发笑,扰乱考场,立即逐出!”

林清源连忙敛容,拱手致歉,心中却无多少惧意,反而觉得畅快。

他提笔,毫不犹豫地在答卷上写下:

【三十九岁】。

有趣啊有趣,这皇帝是完全不按照常理出牌啊。

这接连三道诡辩之题,莫说是其他学子一头雾水了,怕是自己的同门中都有人转不过来弯来。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350zw网】 www.350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