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然而,来人不是秋白,也不是霍端孝。
此人一身素白,其貌不扬,属于扔到人群中不会有任何存在感的类型。
就是这样一个普通人,当他走入寝宫之时,一众守卫的守夜人都默默别开视线,不敢与他对视。
“殿下。”来人来到李彻桌前,单膝下跪,表情之间满是恭敬。
“张震啊。”李彻放下手中书本,无奈道,“我早就和你说过,无需见面就下跪,奉国没有跪礼。”
张震面色不变道:“其他人不行跪礼,属下却是要行的,殿下对属下有大恩,难以为报......”
李彻叹了口气,拿这个死脑筋的家伙也没办法。
秋白从帝都回来后,就逐渐卸去了守夜人统领之位,张震是如今的守夜人统领。
这三年来,随着奉国和大庆之间的贸易越来越频繁,关系也逐渐密切起来,帝都那边已经不是守夜人的主战场了。
李彻便把张震调回了奉国,坐镇后方,统领守夜人。
至于张震的仇......已经报了。
三年前,蜀王谋逆的案子虽然被冷处理,但私下里可是牵连了不少人。
其中就有当初侮辱张震母亲的世家嫡子,那人当年凭着家中势力得到庇护,一直逍遥法外。
其家族势力颇大,哪怕是李彻也不能无缘无故打上门取。
李彻许诺过张震,总有一天会抄了那人的家,交给他亲自处理,这才彻底收服了张震。
三年前蜀王谋逆案犯,锦衣卫受庆帝之名彻查蜀王党羽,查出了那个世家家主曾与蜀王略有交情。
原本这也不算是什么大事,不过是一两顿酒的感情,基本上不会受到牵连。
但李彻一直盯着那家人,亲自写了一封密信给锦衣卫指挥使曹庸。
没人知道李彻写的是什么,总之当相关奏折呈到庆帝面前时,‘略’有交情就变成了‘颇’有交情。
庆帝本就是盛怒之中,自然不会严查,当即下令让那家家主‘寿终正寝’。
其家产交给旁系分支,家族嫡系全部流放,其中就包括那名嫡子。
流放的地方,正是关外奉国......还是张震亲自护送那家人前往奉国。
至于那家人下场如何,李彻却是不知道的,毕竟他根本就没在奉国看到他们。
自此事之后,彻底收了张震的心,李彻麾下也又多了一名死忠。
李彻回过神来,指了指一旁的凳子:“起来吧,坐着慢慢说。”
“喏。”
张震叉手而起,嘴上答应,但却并没有坐下,而是恭恭敬敬站在一旁。
李彻也不在意这些小细节了,正色问道:“倭国的情况如何?”
奉国三年没动刀兵,可不代表着李彻失去了进取之心,开始甘于安平享乐了。
守夜人对倭国本土的探查,从两年前便开始了。
由张震亲自主持,从全军选拔数百名情况合适的忠勇战士,又由统领全军斥候的兵部侍郎燕三亲自培训,从不同渠道陷入倭国之中。
唯一的问题在于,人太不好选了。
知道从如同虎狼般的奉军之中,挑出来数百名身高不足一米五的人,有多难吗?
张震没有急着回答,而是斟酌了一下语言,这才开口道:“正如殿下所言,倭国人......不可小觑。”
李彻微微颔首,他早就猜到是这个情况。
对于倭国之人,后世国家有很多学者对他们展开过非常多的研究。
这是一个矛盾且极端的民族,有如同菊花般的表面温和尚礼,也有如同武士刀般的内心野蛮残忍。
你可以说倭人卑鄙、凶恶、野蛮、残暴,无义......但却不能说他们弱小。
倭人不弱,无脑丑化弱化敌人,才是对先辈们最大的不尊重。
自倭寇作乱以来,倭寇的真实战斗力就很高,一度成为沿海地区百姓心中的噩梦,同时也是明朝皇帝的一个大难题。
到了二战期间更不用多说,敌我双方的阵亡比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