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书墨在长廊上站定之后,不少其他的官员陆续到齐。
其中,年龄较大的老登,往往衣着穿戴的规格更高,他们也大概率会坐在陶止鹤的附近,或者对面。
稍微年轻一点的,比如四十多,五十岁,六十岁的中登,往往和林霜、袁承的地位差不多,进殿站着旁听。
年龄再小一点的,比如二十几岁,三十几岁的小登,大概率是和何书墨一样,在春和殿外的长廊上,龙盘虎踞一席之地。
今天来春和殿,参与旁听的楚国官员,何书墨大多数都认不全。
但没关系,何书墨自己也是小透明一个,别人也都不认识他。
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在太监的带领下,走到春和殿前的长廊上。
何书墨一眼认出了此人。
楚国兵部侍郎,张权!
张权显然也注意到了何书墨的目光。
他经过长廊,特地走到何书墨面前停下。
“想不到会在此地,与何使官重逢。”
张权面露笑容,颇为热情地和何书墨打招呼。
何书墨礼尚往来,同样笑道:“张大人好久不见,下官祝您阖家欢乐,子孙满堂,安享天伦之乐。日子越过越有判头。”
张权不怒反笑:“哈哈,你这小子,真是令老夫欢喜。你要是还在老夫手下,老夫定要好好栽培栽培你啊。”
“多谢张大人关照,小子定不忘大人好意,拳拳暴打大人的好心。”
周围同样在长廊上站定的小官,见到何书墨竟然能与大名鼎鼎的张侍郎谈笑风生。
不禁面露惊愕,都在心中,默默高看了何书墨一眼。
张权和何书墨谈笑了几句,便甩手走进大殿。
片刻之后,何书墨的另一个熟人,刑部侍郎赵世材,同样走入长廊。
不出意外,赵世材也注意到了路上站着的何书墨。
“何书墨?我当是谁鹤立鸡群,原来是咱们御廷司带刀使者,何书墨何使官。何使官雄姿英发,器宇轩昂,怎么在这长廊上站定啊?你们这些宫女,岂能安排咱们何大人,在外面旁听?简直岂有此理,今日之后,本官定要参你们一本!”
熟悉的阴阳怪气。
何书墨面带微笑,对赵世材拱了拱手,道:
“赵大人别生气了。留着力气,一会周景明出事了再生。现在您把力气用在下官身上,等下说不过严将军,那可不能再像上次的《兵甲失窃案》一样,把责任都甩锅给下官了啊。”
赵世材面色铁青,挤出笑容,对何书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