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过后坐着等待刘单说话。
刘单走下御座到三人中间,三人立即起身。
刘单笑道:“你们坐,不必多礼。”然后转头对张剑道:“子君,这么快叫你回来是因为倭国的事情,你应该知道这些事了吧。”
张剑答道:“大致情况臣已经知道了。”
“那么你怎么看待此事?”
“臣完全遵照陛下的旨意行事。”
刘单笑道:“你这个人啊,明明很有主见就是不肯说要等朕先开口,实在可恶。你不说,朕问另外二位爱卿。”看向杜预。
杜预看刘单看着他只好起身道:“陛下,臣以为陛下若是决定出兵,臣愿统领舰船护送大军前往倭国。”
“王濬怎么看?”
“经过这些年我们不断地建造舰船和训练水师,我大汉的水师力量已经得到了全面的升华,可以和东吴之战,也应完全能出援倭国。”王濬答道。
刘单摆手道:“朕之前也以为倭国在东海之上需要动用水军,但按照郤正和陈寿额说法目前倒不是很需要水师,最需要的是战船,运输兵源、马匹、粮草的战船。朕听说东吴已经建造出了五层高的大楼船,最多三千人能待在船上,而且不止一艘。”
杜预道:“陛下,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我大汉也已经有三艘这样的大楼船了。”
“我大汉也有了?”刘单喜道。
“是的,陛下。此外,又建造了三层楼船三十艘,每艘可容纳士兵一千五百人左右。其余小楼船、艨艟战舰、冒突、斗舰等数量很可观。”王濬答道。
“如此甚好,既然运输船够了我大汉此次出兵倭国等于已经胜利了一大半。”刘单点头道。
张剑起身道:“只是不知陛下是否已经下定决心要大举进兵?”
刘单笑道:“好你个子君,要么不问一问就问那么关键的问题。朕回答你,朕已经下定决心要大举进兵帮助倭国彻底消灭狗奴国,然后在狗奴国原址设立大汉的州郡管理,此外朕还想在那里开疆拓土,从长远来看这比快速消灭东吴要重要一些,就让孙权再享受一段时间皇帝的美好日子吧。”
张剑道:“陛下深谋远虑臣等不能及,只是凭狗奴国之力也不需要我大汉派太多的人马过去吧。”
“朕已经算过,准备派五万人过去。你徐州军马朕不动,不能让孙权和司马懿有可乘之机。兖州、冀州、青州调两万军队前往,凉州、并州及雍州加上朕这里调一万五千人前往,最后就是朝州和高州的原本军队中抽调一万五千人。五万军队全部集中在高州,等粮草、军械、船只到达后再出兵。”刘单道。
“若如此,臣等当调拨两艘五层楼船、十艘三层楼船再调一百艘其余的战船沿着大海直接北上到高州。”张剑道。
刘单笑道:“其实不用那么多,可以分批引渡大军到倭国不用一次性到达,你调一艘大楼船,五艘中楼船和三十艘小楼船就够了,没必要为了一个倭国花费我们太大的精力。只是由谁来统率这支水军是个问题。朕的意思是王将军和杜将军两人中选一人担当这个重任,不知你们谁愿意当此重任?”
杜预和王濬听完都不说话,彼此互相看了看。姜维在旁边看着他们的表情就知道二人都想前往只是不好意思说,于是道:“陛下,王将军和杜将军亲如兄弟,臣以为二人都想前往却碍于情面不好说,还是陛下指派吧。”
“可朕也不想做这个恶人啊。”刘单笑道:“既然如此,我们抓阄,这样做公平不过了,你们看如何?”
二人齐声道:“臣等听凭陛下裁断。”
“你们先出去,朕写好后再叫你们。”
三人都走了出去。刘单拿起两张纸在其中一张上写了个“倭”字,然后分别将两张纸捏成团放在两个小盒子里,让三人进殿。
“朕在这两个小盒子里放了两张纸,你们谁猜中了写有‘倭’字的纸团就是谁去,公平吧?谁先来抓?”
二人仍然相互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