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朱载坖随即命令翰林院起草相应的诏书,昭告天下,敦促这些官员和他们背后的金主主动自首,否则的话,一旦被厂卫拿获,肯定是要严惩不贷的。
同时朱载坖决定实施三法司会审,以左都御史杨继盛、右都御史温纯、刑部左侍郎吴时来、大理寺卿蔡国珍等人为主审官,全面负责对于本案涉案官员、商人的审断,提督东厂办事官校刘忠监审,成国公、锦衣中卫指挥佥事朱应桢监审,对于发现的有不如实交代,没有交代具体的行贿商人名单的官员,即刻提请朱载坖,要求将相关人员移送厂卫严审。
同时朱载坖还宣布,在实施行贿受贿同罪的基础,对于行贿的商人,能够主动交代或者是被官员索贿的商人,可以酌情免于处罚,在朱载坖的诏令下达之后,张四维、申时行等阁臣也迅速以内阁阁谕的形式晓谕官员们,要求涉案的官员立即自首,以免被送厂卫。
而三法司也联名发出告示,要求涉案官民人等,迅速向三法司、各提刑按察使司和巡按御史自首,以免被厂卫所拿捕,在朱载坖、内阁和三法司的强大压力下,一些官员们也向三法司自首,不过人数并不多,不少官员仍旧在观望,对于这点朱载坖也是很清楚的,他当即命令陆绎和刘忠,厂卫要加大缉捕的力度,同时对于这些行贿的商贾,要重点缉拿和查抄。
尤其是查抄家产,朱载坖很清楚,这些商人们和官员们一样,深谙狡兔三窟的道理,他们往往将家财隐匿于其他地方,防止遭到朝廷的一网打尽,在这种情况之下,朱载坖将原本锦衣卫的查检百户升格为查检千户所,直接隶属于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同时各卫也有相应的查检百户所,专司查抄之事,朱载坖严令各查检千百户和办案卫所,要将涉案各犯所隐匿的财产一体查抄,不准有所隐匿,同时还实施机动部署查检力量的方式,将查检千户所的精干校尉向苏松、浙江、福建、广东、江西等省份派出,支持当地卫所办案,务必保证人赃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