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载坖命令在宛平春操时让三国使臣们也参与查看,展示大明的国威军威,他们的在来的时候已经看到了大明水师,虽然大明水师确实是缺乏经验,但是这些使臣们和他们随行的军官们也必须承认,大明水师官兵的训练水平还是很不错的,同时官军水师的船只吨位和火炮数量也非常之不错的,大明水师的实力不容小觑。
而朱载坖也要他们展示大明官军的陆战实力,朱载坖要明确的让佛郎机人明白,之所以佛郎机现在还能够陆地上占据优势,是因为大明没有介入此事,要是大明真的下场支援尼德兰的话,现在战场上的胜负还尚未可知。
朱载坖自己也很清楚,所谓的谈判,必须首先展示出实力来,尤其是大明这种调停人的角色,必须要有足够的实力才行,否则的话,拿什么来调停呢?
朱载坖就先将此事放到一边去,而是仔细查看了户部的各种报表来了,大明今年的各项财政收入自然是大涨了,随着工商赋税的开征,朝廷的赋税从之前的三千八百万元增加到了五千六百多万元,增幅是相当之巨大的,但是和财政收入的增加相对,财政支出的增加也是极为巨大的。
首先就是各种工程营建的开支,朝廷要更加全面的建设仓储设施,修筑道路,各省直和地方的府州县也想修筑自己的道路,和朝廷的直道干线连接起来,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其次就是官俸、军费的开支,从推行新政以来,朝廷的官吏数量急剧增加,这点是不争的事实,同时朱载坖也多次加俸,使得现在官吏俸禄的开支也是不小的,当然大头仍旧是军费,水陆官军近百万,一年军饷就高达一万七百多万元,还有各种装备制造,水师的船只制造,火药等物资的消耗,炮台等永备工事的修筑等,都是需要大量的银子的。
最小的反而是教育、医疗和科研等费用,虽然朝廷大力推广教育,建设医院,培养医生,建立防疫体系等,朝廷的投入还是不够的,而且主要是以内帑的支出为主。
同时各布政使司也向朝廷奏报了隆庆二十五年的相关预算,朱载坖也命令户部,对于地方上的各种工程营建,要予以严厉审核,不必要的工程一律先予以暂缓,支持仓储和水利建设,重点是河南和陕西两布政使司的水利建设,原本汉唐时期关中是有大量的水利工程的,但是随着关中的荒废,这些水利工程也都加以荒废了,之前朝廷是没有足够的资金来修复这些水利设施。
但是现在朱载坖将陕西等地的无地百姓迁移了之后,命令在陕西多植树木,保持水土,同时推动煤炭的使用,减少树木的砍伐,希望能够降低黄河下游的泥沙淤积,同时修复关中的各个水利设施,恢复关中的农业生产,同时在西北推广耐旱的各种作物,尤其是可以备荒的土豆等,减少旱灾对于西北的影响。
而增加在科教方面的投入,首先就是继续支持社学的建设,对于卫所士卒,子弟必须进学,朝廷给六岁以上的进学子弟给米四斗,作为口粮,卫所子弟进学之后,可以参加科举也可以投考朝廷的各种学校,尤其是各级武学,凡军官必由武学,就是家有世职的子弟也必须通过武学的学习并且通过考核之后,才能够予以授予实职,否则的话,即便是有世职,也只能有冠带,不能授予职务,领取俸禄等。
而地方的社学和府州县学也要予以扩建,同时加强管理,之前朱载坖就设立的学政衙门,就是为了加强对于地方学校的管理,同时对于家境贫寒的学生,要予以支持,尽可能的让更多的小孩受到教育,这点是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