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6章 榷税轻重天下议(八)(1 / 2)

隆庆中兴 休息的云 1232 字 16小时前

    对于皇长孙的讲官班子,张四维和内阁辅臣们上疏朱载坖,请求增加翰林官员,在张四维和内阁辅臣们的上疏之下,朱载坖还是同意了增加翰林官员作为皇长孙的讲官,同时加兵部尚书徐渭翰林学士掌院事,这对于大明官场来说也是一件破常规的事情,翰林院是什么地方?乃是本朝的储才之所,能够进入翰林院的,都是本朝的青年才俊。

    不过朱载坖给徐渭加翰林学士,在朝廷上下并没有引起很大的很大的震动,一来是徐渭成名已久,就算是翰林院中这帮人,也不敢轻易说自己的学识比之徐渭更加,二来是徐渭虽然不是进士出身,却是比之进士更加珍贵的制科三等,而且徐渭以二品尚书兼任翰林学士,更是对翰林院的重视。

    同时张四维多次上疏,请求朱载坖宽恕之前上疏得罪诸臣,减轻他们的处罚,朱载坖也听从了张四维的建议,对于被逮下狱、革职流放的革职编管、罚俸等惩罚的臣子们也做了不同程度的减轻,除了像姜应鳞这样狂悖的臣子,朱载坖点名要锦衣亲军严审之外,其余的臣子也都小惩大诫,予以放过了。

    原本此事在朱载坖和张四维的运作下,也算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对于朱载坖来说,此事也算是妥善解决了,就在朱载坖认为此事已经算是解决了的时候,湖广道御史胡汝宁上疏弹劾首辅张四维,称张四维邪僻,这个词是很严重的指控了。

    所谓邪僻,就是指大臣品行不端,周书中就有:至于邪僻既进,法度莫修,冶容迷其主心,私谒蠹其朝政,则风化凌替,而宗社不守矣。对于一个重臣来说,邪僻的指责已经是非常之重了,尤其是对于张四维这样的首辅重臣,这种弹劾是非常之重的,而且这个胡汝宁海胡乱攀咬,说大司寇王世贞也曾经评价张四维:“四维北人,粗读书,自负能文章,而实少所通会。”

    这下搞得张四维当即向朱载坖请辞,然后闭门待参,胡汝宁这下确实是将天都捅破了,因为胡汝宁和申时行关系和亲近,很多人认为胡汝宁就是申时行的党羽,而胡汝宁弹劾张四维,那就被人认为是申时行所指使的,而且胡汝宁也确实是声名在外,胡汝宁号称蛤蟆给事,在大旱期间,为推行禁屠宰令而上疏奏请禁止捕蛙,试图通过此举感应上天降下甘霖。这一谏议被当时士大夫群体视为荒诞,所以有了一个蛤蟆给事的江湖绰号,而对他的评价就是汝宁除参论要人外,一蛤蟆给事而已。

    而且胡汝宁的险恶就在于,还将王世贞给抬出来了,刑部尚书王世贞也赶紧上疏自辩,王世贞说自己确实是评价过张四维,但是自己的原话是:“四维北人,粗读书,自负能文章,而实少所通会,颇有干用才。”但是胡汝宁这个畜生用心险恶,将最重要的最后一句给截去了,用来构陷重臣,其心可诛。

    不过朱载坖对于王世贞的大嘴巴也确实是忍无可忍了,要不是你一天喜欢点评这个,评价那个,人家怎么会抓住这个把柄呢?张四维被弹劾,醋党当然不会坐视了,你当王崇古、杨俊民、王家屏他们是死人啊?王崇古等人一众大佬当即下场,向朱载坖上疏,要求严究此事。

    他们的所谓的严究,自然就是要挖出谁是幕后主使,矛头直接指向了申时行,他们认为就是申时行指使胡汝宁弹劾张四维的,而老好人潘季驯上疏,则是直接把事情给搞大了,潘季驯原本是好心,想平息此事,上疏称:“辅臣张四维、申时行,雅抱寅工之志,同廑巳溺之怀。恊赞庙谟,审事几而千里皆如烛照;力扶国是,决大计而群疑咸自冰销。”

   &n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350zw网】 www.350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