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葛根好东西(2 / 3)

里。

宋阳抡起木榔头舂捣,和制作蕨根粉的操作一样,捣得稀碎后进行过滤淘洗,然后沉淀。

葛根的粉质含量比蕨根高得多。

等下午沉淀完成,拿出来晾晒的时候,估计一百斤葛根能弄出十斤左右的葛粉。

就两人一早上的忙活,就弄到了二十四斤左右。

晚上,冯晓萱没做别的饭菜,按照宋阳说的,用蕨粉加入冷水调和,在锅中煎煮成糊状,冷却后就成了蕨粑。

她把蕨粑切片,特意炒了宋军送来的老腊肉。

接着又用葛粉加水搅拌均匀成粉浆,粉浆颜色有点泛黄泛青。

她在锅里加了一点油,涂抹均匀后,把多余的油舀出来,倒入粉浆,像烙饼一样,做成一张张薄饼。

从锅里取出来的薄饼,卷起来切成条备用。

等到宋建国和王静雅收工回来,宋阳浇完菜地,往山洞里放了寒号鸟需要的枝叶也回到家,冯晓萱才开始像煮酸辣粉一样,煮了四大碗,端到桌上。

葛粉条柔韧爽口,配上酸辣的味道,一家人吃得津津有味。

还有那一碗蕨粑炒腊肉,清香四溢、美味可口,口感细腻柔滑,别有一番风味。

见宋建国一碗葛粉下肚,还意犹未尽地抬头看向冯晓萱,冯晓萱立刻明白,去厨房又给他煮了一大碗。

宋阳趁机问道:“爸,妈,你们觉得这两样东西咋样?”

“好吃!”

“好久没吃过这么爽口的东西了!”

老两口对这两样食物赞不绝口。

“菜是蕨根打出的蕨粉做成的蕨粑,粉条是葛根粉做成的。

这是我们这两天弄的东西,我有个想法……”

宋阳看着宋建国,认真地说,“山里不缺蕨根和葛根,这两样东西,只要肯出力,一家人上山,一天就能弄不少回来,完全可以当成粮食吃。”

宋建国知道宋阳肯定还有别的想法,直接问道:“你具体想说啥?”

“我的意思是,这个时节是采挖山里蕨根和葛根的时候,可以把上山搂草积肥的事儿先放一放,鼓励大家在下雪前,抓紧时间多准备些葛粉、蕨粉存着。

你想想,村里很多人家早就盼着年底分粮和分红了,特别困难的那几家,劳动力少,老人孩子多,甚至分不到什么东西。

身为队长,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让大家吃饱穿暖。

积肥的事儿啥时候都能做,开春点种之前做也来得及,平时有空的时候也能抽空去做。

我觉得这是件好事!”

宋阳把自己的想法详细说了一遍,“让大家有时间搞这些,也能为来年节省些粮食,只要有点良心,明年他们会感激你的。”

宋建国怎会不明白宋阳的意思,微微点了点头,转头对冯晓萱说:“闺女,你明天早上多做些这两样东西,我带着去大村子一趟……让大家知道这些东西好吃,自然就会去采挖。

对了,明天你们俩也跟我一起去。”

没有什么比吃饱穿暖更重要,而吃饱永远是头等大事。

一顿饭吃完,一家人聊了会儿天,大多时候是听宋建国说领着人在山里搂草时,在哪里有人逮到了竹鼠,哪里撵到了野鸡。

这些都是山里的趣事。

天完全黑了以后,忙碌了一整天的一家人也不浪费灯油,早早地睡下了。

第二天早上,冯晓萱起床时,宋阳也跟着早起,到厨房帮忙烧火,做蕨粑、葛粉条。

炒蕨粑没放肉,就是简单的家常做法,葛粉条也是一样。

一样做了一锅,两人用背篼背着,天蒙蒙亮的时候,跟着宋建国一起前往大村子。

等到了皂角树场子,只有零散的四五个人蹲在公房边上抽着旱烟。

宋建国拿起小锤,敲响挂在皂角树上的铁钟,村民们才慢悠悠地从四面八方汇聚过来。

他已经习惯了大家这没什么精神的样子,也不着急,就蹲在皂角树下,卷旱烟抽。

一杆烟抽完,村民们也来得差不多了,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聊天,上了年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350zw网】 www.350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