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进军江淮威震中原第六节(1 / 2)

安吉尔出阵迎战丁大壮,打了二十回合不分胜负,两军都看呆了。

安吉尔的战驼,能够惊吓相当一部分战马,毕竟骆驼比马大,就像人见了比自己高大许多的对手,也会害怕不是?但丁大壮却因认识安吉尔,懂得防范被骆驼惊马,不过分靠近以免战马受惊。

骆驼的度和灵活不如马,丁大壮可以凭着马快保持距离,而且其坐骑训练有素,没那么容易受惊。

安吉尔也对丁大壮的长处有所了解,注意避开其法宝武器“吐火蛇矛”

不时所吐出的火焰,以免伤到自己和坐骑。

两个互有了解,打得难解难分。

边打边呼喝,丁大壮嚯嚯连声,安吉尔格挡时叫声:“凉的!”

攻击时叫声:“天诛!”

——“凉的”

应该是“娘的”

,音不准。

娄斌见丁大壮难以取胜,便出马要替丁大壮战安吉尔。

因娄斌估量自己骑马作战比丁大壮更灵活,灵活高过那骑驼安姬一定程度便可以克之。

但对方那边翁念慈与乐鸯都耐不住了,一起纵马出阵。

乐鸯拦住娄斌打起来,翁念慈便绕向侧面要放箭射娄斌。

娄斌知道自己要是被乐鸯缠住、再被翁念慈侧击的话,境地就很不妙,所以纵马甩开乐鸯,直扑翁念慈缠斗。

乐鸯尾追娄斌要夹攻。

义军这边滕子雄赶忙出马,替娄斌挡住乐鸯。

双方三对三又打了一阵,差不多势均力敌。

段仙芝军的阵中,云如海望着战况,觉得娘子军顶用,那就不能无区别攻击了,得按正经的打法专攻义军的人。

无区别的群攻容易,有区别的攻击相对就难了。

通常战斗双方总得区分敌我,无区别的群攻法术威力虽大却很难派上用场,必须用威力小但是精准的区别攻击法术。

有道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要打得猛还是打得准也是不可兼得。

云如海法力高强,要是使出无区别的群攻大法,威力相当惊人。

这人也够心狠手辣,只要能够杀敌立功,哪怕用自己的亲兵做填旋也做得出来。

这时因看娘子军诸将中用,判断留着她们对敌作战相比做填旋与敌陪葬的价值更高,所以就用有区别的攻击,可不是因为她们是美女就手下留情了。

云如海早已通过修行摒弃了多余的欲念,并没有什么怜香惜玉之情,这比逢龙马还要彻底。

逢龙马同样禁欲但仍很欣赏、爱护美女,当年没有伤害王舜英,否则后来就没有投奔吉义的余地了。

当下云如海又使出“六丁黑煞”

,打向义军主将农明义。

农明义位于义军阵势之中,距离云如海较远,要打没那么容易。

而且农明义后方的义军法师群中,有两名厉害的大法师——龚法舟、智远,是前来投奔吉义的小门派法师中最强的两位。

他们立即出手,一个防护农明义,一个反打云如海。

龚法舟出自三洞门,智远出自六道门,都是原在野的小门派。

从前的皇朝禁止民间修法,除了天极、地极、天心、地肺四大御用门派之外都是非法。

吉义广泛给予各在野门派合法地位,故此各在野门派都乐于投奔吉义麾下效力。

小门派聚集起来也有不少人才,龚法舟、智远便是其中的佼佼者,皆被吉义封为国师。

只因上一战义军吃了云如海的亏,吉义特地调派这两位国师前往对抗云如海。

三洞门是道家所衍生出来的修法门派。

道家的道经总汇《道藏》,分为洞真部、洞玄部、洞神部,合称“三洞”

三洞之下又各细分为十二小类:本文类、神符类、玉诀类、灵图类、谱录类、戒律类、威仪类、方法类、众术类、记传类、赞颂类、章表类。

因此,道教经典又被称作“三洞真经”

三洞门的法术,便以三洞真经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350zw网】 www.350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