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如此,如果按照历史的推演,讨董联盟之后,曹操入驻兖州,被民选为兖州牧…他面临最大的难题就是这些来自青州的黄巾军。
而青州黄巾军中又有大量的来自济南国…
当然…
历史上的曹操是把他们打服了,可这种打服,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心悦诚服。
曹操继续看柳羽的这封书信。
「济南国别称千祠国,其症结唯独一个字——祠。数千祠中,越有两成为活人祠…」
诚如柳羽写在信笺中的。
济南国之所以会得此「千祠国」的雅号,事情还得从景王刘章起。
当时分封在济南城的城阳王刘章对大汉有功。
后人便为刘章建庙祭祀。也许是济南国靠近孔孟之乡鲁国,世人深受孔子编撰的《春秋》影响,想要让这些有大功者累传于世,于是…只要有谁有点功绩或做了些好事,地方官府就要向民众集资,为该好人好事立祠祭祀。
济南国治下十余个郡县,以及济南周边地区争相效仿。
其中数济南最多,有六百多座祠庙,人称「千祠国」。
原本而言…
很多有志于此之人,只要捐钱架桥修庙,就能使自己的塑像放进祠内,供人瞻仰。
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好事,因为可以进一步激励有钱人拿钱出来做好事。
但慢慢的…就变味了…
因为很多捐的钱…大多都不是有钱人的钱,而是空头支票。
反倒是,官府因为这「空头支票」从而以为捐款人立祠的名义收缴百姓的钱财。
往往收缴来的钱花在建祠上的还不到百分之一,其他的便进官府和经办人等腰包。
最后造成的现状是——民众苦不堪言建祠钱,富人稳坐庙堂受香火。
柳羽对济南太了解了,前世来这边的历史博物馆观摩学习过无数次…
故而,他一针见血的指出了此间的症结,那便是——祠!
也把这千祠国演变的过程细细的通过书信讲述给曹操…
曹操的摸了摸鼻子,继续往下看。
——组织人力,拆祠毁庙,摧毁贪污源头,打击借机贪赃,肃清「千祠国」长官和贵戚贪腐源头!
——大哥,济南国的豪强不是顿丘的「土鳖」,他们与许多朝廷公卿,豪门氏族关系盘根错节,类似于顿丘的「豪夺」万万不可,千万要「巧取」!要顺藤摸瓜,等到合适契机,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则要一网打尽,大哥千万珍重,愚弟羽拜上!」
莫名的,又一次看完了柳羽的信笺,曹操似乎又多了一分感悟。
船已经行到港口…
「大哥…」夏侯渊已经朝他招手。
曹操提着行礼…
夏侯渊指着面前的官道:「前面就是济南国,大哥担任济南国相,当先去拜见济南国王…」
着话,夏侯渊就把马儿牵来。
「不忙…」曹操有新的想法了,「咱们先不进城…」
「啊…」
曹操的话让夏侯渊大感惊异。
咱不是来这儿当官的么?怎么这城
也不进么?
「哈哈…」曹操笑着拍了拍夏侯渊的肩膀,「这一次,咱们不豪夺,咱们巧取!」
一言蔽,「哈哈哈」带着爽然的笑容,曹操翻身上马…策马扬鞭,绝尘而去。
夏侯渊连忙追上。
…
…
济南国内,一处富丽堂皇的阁宇内。
无数济南有头有脸的人物齐聚…里面有***,有富豪,有地主…
几乎每一个人,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像是有什么心事。
「新来的这济南相什么来头?」
「听做过洛阳北部尉,做过顿丘令,当过议郎,做过骑都尉,叫什么曹操…老子是大司农曹嵩,祖父是大长秋曹腾?」
「你这么,我就有点印象了,当初铸五色大棒把蹇硕的叔父给打死的,在顿丘让那群乡绅夹起尾巴做人的就是他吧?」
「是啊,是个硬茬子,不好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