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案件结束——上(1 / 2)

这本皮质封面的日记本看起来平平无奇,但里面的内容却令人触目惊心。日记用密码和暗语写成,经过专案组密码专家连夜破译,赵永明长达十二年的间谍生涯逐渐浮出水面。

\"一九四三年十月,今日在伦敦与查理会面,正式接受任务。他们承诺资助我的学术研究,并提供丰厚的报酬...\"

\"一九四六年三月,终于回到祖国。临行前查理交代,要长期潜伏,等待指令...\"

\"一九四九年十二月,新中国成立,形势复杂。按指令保持静默,专心学术,树立形象...\"

林默一页页翻阅着日记,脸色越来越凝重。日记不仅详细记录了赵永明与境外情报机构的联络情况,还记载了他如何精心挑选和发展\"沉睡者\"的过程。

\"看这里,\"林默指着其中一页对豆爱国说,\"一九五一年,赵永明在外国语学院任教期间,就开始有意识地物色和发展合适的人选。\"

豆爱国凑过来看,只见日记上写着:\"今日与苏文静谈话,此女聪慧过人,家世背景复杂,是可塑之才。需耐心引导,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原来苏文静是他一手培养起来的。\"豆爱国感叹道。

更令人震惊的是,日记中还记录了赵永明与境外上司的多次秘密会面。这些会面大多安排在境外,有时利用学术交流的机会,有时假借旅游之名。

\"一九五四年八月,在香港与查理会面。他对我提供的情报非常满意,特别对东北工业基地的情况感兴趣。要求加大这方面的情报收集...\"

看到这里,林默立即让人拿来地图,在上面标记出赵永明境外活动的轨迹。从伦敦到香港,从日内瓦到东京,这个看似普通的学者,实际上是个频繁活动的资深间谍。

十月二十六日上午,林默带着日记来到审讯室。当赵永明看到这本日记时,一直保持镇定的他终于露出了惊慌的神色。

\"这本日记,你应该很熟悉吧?\"林默将日记放在桌上。

赵永明沉默良久,终于长叹一声:\"没想到...还是被你们找到了。\"

\"现在你可以说实话了吧?\"林默说。

在日记这个铁证面前,赵永明终于彻底交代。他不仅确认了之前供述的内容,还补充了大量细节,包括他与境外上司的联络方式、情报传递的多种途径、以及获得的报酬等。

\"这些年,他们一共给了我二十多万美元,\"赵永明苦笑着说,\"但这些钱,现在又有什么用呢?\"

根据赵永明的交代和日记中的记录,专案组对这个间谍网络的活动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这个网络不仅收集政治、经济、军事情报,还负责物色和发展新的间谍人员,是一个功能完整的间谍组织。

十月二十七日,梁有为局长亲自主持召开案情总结会。各小组汇报了近期的工作进展:

审讯组已经完成了对全部八名犯罪嫌疑人的审讯,取得了完整的口供;

资料组对查获的数千份文件进行了分类整理,初步评估了可能造成的损失;

联络组协助各相关单位进行了安全保密检查,帮助堵塞了一些漏洞。

\"这个案件基本上可以告一段落了,\"梁有为在听取汇报后说,\"接下来要抓紧整理案件材料,准备移送检察机关。\"

会议结束后,林默独自留在办公室,开始撰写结案报告。他仔细梳理了整个案件的侦破过程,从最初发现苏文静的可疑行为,到顺藤摸瓜查出赵永明,再到最后将这个间谍网络一网打尽。

\"该案件的成功破获,\"林默在报告中写道,\"充分说明在当前形势下,隐蔽战线的斗争依然复杂严峻。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进一步加强安全保密工作...\"

写完报告,已是深夜。林默站在窗前,望着窗外的月色,心中感慨万千。这个历时一个多月的案件终于接近尾声,但他知道,保卫国家安全的战斗永远不会结束。

十月二十八日,林默将结案报告呈交给梁有为局长。梁局长仔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350zw网】 www.350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