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今,他只是成三公。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手握权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就连进王齐云宵都要尊称一声“三公”
的,响当当的人物。
然而今天,一切都来的那样猝不及防。
当府中心腹之人偷偷向他报告了成渝的近况,他真的觉得天都要塌了。
于成渝,那是断手之痛。
而对他成三公来说,那可就是锥心之痛,痛不欲生。
难道,难道这么多年来自己一直坚持的追寻,不顾一切地努力向着高处攀行,真的是错?
他不是没有过怀疑。
当他看到少年成渝,脸上不复从前的欢笑时;当他看到儿子,呆呆望向王府高墙之外,那迷离的神情时;当他看到本来小小年纪的成渝,却老成沉稳得没有一丝青春气息时,他的内心不是没有过动摇。
他,是犹豫的,是有那么一刻想要回头的。
可是,当他又看到儿子的吃穿用度,几乎与皇子无异时;当他又看到儿子无论走到哪里,前呼后拥的气派时;当他又看到对着儿子,低声下气、极尽逢迎的人群时。
他又坚定了继续下去的勇气和决心,他觉得自己的选择是对的。
只有做了这样的选择,儿子才能够真正的拥有幸福生活。
世上的事终究是不能两全其美的啊。
既然要有所得,那便要有所舍弃。
成三公扪心自问,他无比确信,自己代替儿子所做的选择是对的,儿子为此所舍弃掉的,也都是值得的。
然而今天,他这些年来一点一滴积攒起来的信心,在得知儿子出事的刹那,轻易的被全部击毁,崩塌得七零八落。
也许,真的是自己错了!
尽管不愿承认,但是他却不得不去面对这样的结果。
【贰】
思绪飘飞,那些不愿记起的往事,就这样,在成三公最脆弱的时候,一幕一幕,重新在他的脑海闪现。
曾经,那个叫做成远的年轻人,也曾经是,他们那个不太大的小城里的名人。
成远生长在一个叫成家村的南方小城。
他的父亲是一个手工匠人,技艺高超,深得百姓认可。
因此,他的家境虽然谈不上富裕,却也还算殷实。
成远的父亲老来得子,对他特别珍爱。
他从小聪明异常。
两、三岁的时候,人家吟诗作对、作文兴赋,只要被他听到一遍,皆可以原样背出、分毫不差。
自此,成家出了个天才的传闻,就口耳相传、人尽皆知。
成远,也就此落下了神童的美名。
他的父亲自是乐得不行,对他越发看重。
在他五岁上,聘请了远近闻名有学问的先生,给他开蒙。
一心只想他能够学有所成,谋取功名、光宗耀祖。
好在这成远倒也争气。
先生教下的学问,四书五经也好,诗词歌赋也罢,他俱都朗朗上口、过目不忘。
先生爱他至极。
将满身学问,毫不保留的倾囊相授。
并且断言,成远来日必定能够前途无量、大展宏图。
然而,命运就是喜欢捉弄人。
少年成远十二岁参加乡试,高中头名,人人称奇、个个夸赞。
然而自此以后,他便不再被幸运之神眷顾。
一连数次,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这远近闻名的神童、才子,即使文章做得再怎么锦绣繁华,也未能在功名的道路上有所寸进。
官运一途,于他已是希望寥寥。
好在他的父亲是个少见的豁达之人。
心中想着自己这般家庭,能出一个天才般的儿子,已经是祖坟冒了青烟。
如果再有其他,恐怕也是无福消受。
故此非但没有责怪成远,反而对他更加爱重。
此时的成家,在成远父亲的精心打理之下,家道日兴、吃穿不愁。
成远其人,也算是个胸襟高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