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从乞丐到帝王!大战略家朱元璋!(2 / 3)

p; 当徐达在战场上挥刀杀敌时,朱元璋的战略思维已延伸至千里之外,如同弈者落子,每一步都暗合全局走向。

    鄱阳湖之战堪称经典。陈友谅六十万大军压境时,朱元璋麾下将领多主张坚守应天。唯有他力排众议,亲率二十万水师迎战。

    战前老朱对诸将分析:“陈友谅新破太平,志骄气盛,进逼我师,必失于轻。吾以逸待劳,伏兵伺隙,一举可破。”

    战斗中,朱元璋精准捕捉到东北风起的时机,下令点燃装满火药的渔船,火借风势直扑汉军舰队。当战船烈焰冲天时,朱元璋站在旗舰甲板上,望着陈友谅军队的溃败,目光中既有决胜的从容,亦有对战场局势的敏锐把控。

    这种将战略预判与战术时机完美结合的能力,让徐达、常遇春等猛将也不禁叹服。

    李文忠在漠北之战中,率轻骑奔袭数百里直捣元军大营,看似是悍勇之举,实则暗合朱元璋“以快打慢,出奇制胜”的战略部署。当李文忠在草原上疾驰时,朱元璋已在应天绘制好元军撤退路线,命蓝玉在必经之地设伏。

    这种战略层面的提前布局,让每一场局部战斗都成为全局胜利的铺垫。就像在棋盘上,看似孤立的落子,实则早已连成杀局。

    更令人惊叹的是朱元璋的应变能力。当张士诚固守平江时,徐达的强攻屡屡受挫,朱元璋立刻调整战术,下令“筑长围以困之”。

    十万明军环城构筑木栅,挖掘深壕,将平江变成一座孤城。

    这种从攻坚战到围困战的转变,既保存了兵力,又消磨了敌军意志。

    正如老纸常对将领所说:“战无常法,因敌制胜。”

    当徐达等将领在战场上执行战术时,朱元璋已在中军帐中推演着十几种可能的战局走向,随时准备调整战略布局。

    事实上,大明开国的每一场战役,都像是朱元璋精心编排的棋局。

    徐达、李文忠等名将是棋盘上纵横驰骋的棋子,而他则是那个俯瞰全局、掌控节奏的弈者。

    这种将战略高度与战术智慧熔于一炉的能力,让老朱既能在元末群雄割据时制定“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韬晦之计,又能在时机成熟时以雷霆之势横扫天下。

    想到这里,朱高炽就不禁暗自赞叹。

    望着老朱在舆图前挥斥方遒的身影,他忽觉眼前的场景恍若隔世。

    眼前这位运筹帷幄、指点江山的帝王,竟曾是濠州街头蓬头垢面的乞儿,这命运的跌宕起伏,任谁想来都觉不可思议。

    一个乞丐成长为眼前的大战略家,天知道老朱是怎么做到的!

    兴许是感受到了小胖墩的炽热目光,朱元璋不禁为之一怔。

    很多年前的淮西大地,饥荒如恶鬼般肆虐。少年朱重八蜷缩在破庙角落,腹中饥火灼烧,耳畔还回荡着父母临终前的**。

    为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350zw网】 www.350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