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如何服众(2 / 3)

两位保证,伊拉克一定做到最好,满足合作伙伴任何合理需求。”

“今天现场记者,就是我们三方最好的见证人。”

演讲虽然很短,但绝对是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此时包首富还真有些佩服这小子,看来前世只是没有发挥能力的机会。

二公子讲完,就到了记者提问环节。

不过第一个问题,还是给了二公子。

这是之间就约定好的好事情,岩崎弘毅和包首富,都不想同他抢风头,尤其是今天这个场合。

伊拉克国家电视台记者,首先问道:“二公子,您好;虽然黑云集团和三菱重工过来伊拉克建厂,但是伊拉克为此也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

请问是什么原因,使得总统阁下和您,同意三菱和黑云集团获得石油开采权。”

“石油开采同建设工厂,是不是有着因果关系。”

这个问题,国内民众很想知道,甚至世界大多数企业家都想要搞明白。

虽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但还是想听听伊拉克高层怎么说。

至于伊拉克国家电视台,也是特意安排他们提出这个问题。

一次性解决疑虑,也是此次新闻发布会的目的之一。

二公子非常认真的说道:“在面积广阔、环境相对恶劣的中东地区;如果说有一个国家,可以称得上阿拉伯世界的‘天选之地’,那么一定是我们伊拉克。”

“伊拉克不光有丰富的石油资源,我们脚下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由于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的存在,使得这个平原摆脱了干旱的困扰。

因此我们伊拉克并不缺少粮食。”

“六年时间,伊拉克人均gdp由382美元飙升到2726美元,涨幅达到6倍多。

而70年代初,国内私人小汽车数量只有674万辆,而到了1978增长到了17万辆,涨幅也有2倍多。”

“但是这一切,都随着一场战争戛然而止。

不怕诸位笑话,因为两伊战争的关系;伊拉克可谓元气大伤。

石油收入锐减,石油出口只有战前的20左右。

本身我们拥有不少存款,可是现在已经欠下上百亿美元外债。”

“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让曾经富裕的伊拉克,变得满目疮痍。”

“其实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毕竟伊拉克还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只要是我们想,很快就能过上富裕生活。

但是通过战争我们发现一个致命问题,那就是伊拉克工业基础非常薄弱,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

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虽然希望战争永远不要发生在伊拉克的土地上。”

“但是当战争不可避免的时候,伊拉克必须要有所准备。

因此我们才邀请世界上最大两家工业集团,过来伊拉克投资。”

“至于你说是不是因为投资工厂,才获得石油开采权。

我想要告诉你的是,虽然没有必然联系,但这的确是重要加分项目。”

“战争损坏了很多设备,使得石油出口受到严重影响。

而现在伊拉克并没有多少资金,用于更换采油设备。

这个时候黑云和三菱过来,也是帮了我们大忙。”

“而且这两家企业,做事非常公道。

可以说双方合作,非常公平、公正。

谁都没有占便宜,当然哪一方都不会吃亏。”

“在这里我也是想通过诸位记者朋友,传递出伊拉克的真实想法。

过来伊拉克投资,我们绝对热烈欢迎;但是想要过来占便宜,劝你还是死了那条心。”

二公子的回答,甚至比之前演讲还要精彩。

能够正面直视一个国家不足,这在中东地区;本身就是一种进步。

而且他还列出伊拉克的优点,至少是中东其他产油大国不具备的优点。

也是想通过媒体,传达一种信息;那些卡住伊拉克脖子的国家和企业,可是要好好思索一下。

这么做,到底能不能让伊拉克就犯。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350zw网】 www.350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