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蜿蜒曲折,带着一丝欲说还休的缠绵,奠定了征收曲子含蓄,内敛的情感基调。
第二段开始,陆清风指挥的手势变大。
古筝依旧是主角,但弦乐开始以极弱的声量进入,原曲中主要是小提琴,而在陆清风的改编中,这里变成了二胡,另加箫、笛、木鱼、铃,让音乐线条更加柔美而富有韵味。
弦乐悠长的持续音,形成温暖的背景音场,就像是水墨画中渲染开的底色,为古筝提供了依托,曲调的立体感和厚度提升。
不紧不慢的节奏,古筝的每个音符都清晰可辨,中间每个微小的停顿都制造出一种时间放缓的感觉。
二胡的铺底和其他乐器,共同构成了音乐上的空气感,不像西洋乐那样厚重,而是一种轻薄的,湿润的,如同江南水乡上空的一场骤雨。
以古筝为骨,以弦乐为肉,以五声音阶为魂,浓郁典雅的中国风瞬间成形。
仅仅作为一个引子,这段旋律在底下评论区就已经被吹爆了。
二十二秒的前奏结束,在陆清风的指挥下,童声合唱响起。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
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
……
极具诗意的歌词,在十多位孩子清澈纯正的童声中唱出,为淡雅的古典意境注入了不一样的活力。
器乐合奏,童声合唱。
这前世经典的中国风作品,在陆清风手中展现出了不一样的华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