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没琢磨过拓跋诘汾会来突袭,大部分人认为危险在于小股部队隐藏在山谷偷袭,谁都没料到鲜卑人疯狂到全军出击的地步。
选择孤注一掷是人家的自由,可是有机会不代表会成功,先不说岱海一带平坦无垠,就讲参合坡四通八达刘琰要跑谁都拦不住。
就算刘琰选择作战,留给拓跋诘汾的时间也不够。
一来刘靖身边全是骑兵,算时间已经过了平城,得到预警晚上就能赶到。
二来刘琰身边有上万赀奴,且不说是敢打敢拼的人,就是上万头猪一个白天的时间鲜卑人也吃不完。
再说我刘琰,凭借着不屈不挠的精神打了这许多年仗,就是头猪该也学会怎么打仗,咱可不是猪,咱比猴都聪明!
鲜卑人就这么有把握取胜?再说我都走了你还来干什么?非要纠缠个不死不休是不是?
都说咱精神不正常,我看你拓跋诘汾脑子才真有病,眼下忽然理解曹操的心境,碰到讨厌鬼当真无奈。
事到临头万般无奈还得办,既然要打那就遂他心愿在参合坡碰一碰。
不了解赀奴的战斗力,也没指望靠赀奴战胜对方,手书一封叫快马进参合陉找曹性和普回他们,兴许用不上刘靖到达凭嫡系人马就能要你的老命。
随后刘琰开始下令:“我去前面参合坡,那里是山口位置关键,叫阿兰人引开鲜卑骑兵,我要一次堂堂正正的胜利!”
檀拓立刻急了:“骑兵不能离开您!
不如您先进参合陉换我来拖住他们,等曹校尉赶到您再杀回来。”
刘琰如此下令自然有一番道理:“我占住山口随时都能走,骑兵在山坡上施展不开不如用来吸引敌人。”
“阿兰骑手数量太少,鲜卑人骑兵不会全都追过去,您将面临步骑混合攻击。”
檀拓始终觉得没有骑兵护卫不妥当。
“亏你还是骑兵出身,步兵在山脊列阵有什么好怕!”
刘琰手指参合坡方向。
山脊呈一条灰色的粗线,山脊和坡地结合部相对陡峭,骑兵仰攻缓坡兴许能起到作用,可要登上山脊却很难,同样己方骑兵冲下山脊也要冒很大风险。
再者阿兰骑手数量不多,与其在山脊看热闹不如用来牵制敌人。
刘琰非要按照自己的意思打这一仗,檀拓怎么劝都没用,全军乌泱乌泱滚动前进,赀奴到达参合坡列阵完毕鲜卑人才过岱湖来到平原中央,距离参合坡还有二十里。
如果将平原比做东海,山谷看作长江,那么俯瞰参合坡的地理形势,就和长江出海口的崇明岛很相似。
南北都有宽阔的山谷通道,就算十万人也很难包围,以鲜卑人现有兵力,唯一可行的方案是从东面缓坡攻击,冲上山脊于乱战中击杀刘琰才是最佳选择。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难了,刘琰见势不妙随时可以跑路,她完全不必走南北山谷,因为顺着山梁也能进入参合陉,春季坡上草木繁盛在山脊行走坡下很难觉。
沿着山梁朝西走有一道林木茂盛的沟壑,这条沟壑将参合坡与南部山脉分割成两段,翻越这条沟壑再走三十里就是永兴湖,曹性的一千大弓手就在湖边扎营,方才派出很多骑手去报信曹性势必全赶来,没准跑到一半就能相遇。
刘琰的性格有些自相矛盾,很多时候胆小如鼠,说不上哪天脑子抽筋偏要凭空冒险。
说她纯粹在冒险也不客观,其实还是有所倚仗——交战到中午曹性就能赶来,一千大弓手势必能好好教育鲜卑人,下午过半普回也能到达,骑兵来援拓跋诘汾要走可就难了。
退一步咱奈何不了你,等黄昏时分刘靖会在南边出现,老贼没有选择必然朝北逃窜。
岱海东侧是你败退的必经之路,咱事先派出阿兰骑手和你在那边纠缠。
阿兰骑手不用阻拦你逃跑只需要一路尾随,他们就是刘靖骑兵的眼睛,让你甩不掉也逃不脱。
这次会战不是你想怎么打,而是我想怎么打,刘琰站在c形山脊上遥看下方:“西坡陡峭骑兵上不来,东坡最短都有两里,他们人多有什么用?优势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