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轻易转移,除非主帅不在不然无法转移,转授麾盖代表主帅亲临,用来提振士气的同时给全军指示方向,以此展示主帅就在头前引导作战。
当然,临阵授麾是极大的殊荣,非一般的勇士可以得到,不需要勇士亲自持麾自有旗官携带随同出击。
曹军骑兵分成三路再次起攻击,张绣出左,曹纯出右,张辽持麾引导曹操骑兵,兵分三路不管其余乌桓人只朝狼纛包抄,果然打了乌桓人一个措手不及。
同时印证了曹操的判断正确,当面的乌桓人不是正规军队,充其量草原牧民而已,战况稍微复杂指挥系统就混乱,到处是呼呵叫骂声,到处是不知所措的乌桓骑兵,更多乌桓人依旧没有组织胡乱射箭。
乌桓人不敢近战,杂乱的箭雨挡不住曹军骑兵,三路纵队像是三把利刃,剥洋葱一般一层一层驱散乌桓人,随着三路逐渐逼近,狼纛在包围圈内迂回空间越来越小。
视线受到烟尘遮挡看不清太远,隐约见到百步外上千乌桓骑兵聚集狼纛周围,蹋顿浑身金色铠甲格外显眼,曹军骑兵纷纷加百步距离说到就到。
张辽双目紧盯狼纛,第一个跃马冲进乌桓人密集的队伍中,右手擎槊随着大吼一声刺倒一名甲骑,右手持刀同时乱砍,冲入阵中胯下马度丝毫不减,凡事挡在面前的一概击杀,眼里只有狼纛身前没有一合之敌。
狼纛下蹋顿大吼一声,浑身金色盔甲跟着一抖,提起铁棒迎着张辽对冲过去,两马交错兵器互砍,金属碰撞声过后双双都在马上一晃,两人心里都暗自感叹对方好大力气。
方才蹋顿用尽平生力气才堪堪和对方打成平手,看对方面色如常不由心里虚,此时张合也呐喊着冲杀过来,瞅那样子不比眼前这个家伙好对付,蹋顿心念转动拨马就跑。
再过两招张辽有把握拿下蹋顿,岂料对方这么鸡贼见势不妙打马就跑,不用多想定是回身找护卫去了,你找帮手也咱不怕,管你前方龙潭虎穴张辽催马就追。
四面都是乱兵所有人都在呼喊,听不清身后张合在呼喊什么,追赶一阵猛然觉左右不见一名部下,只自己一个人在烟尘中冲击。
张辽心忖蹋顿和狼纛是小,主公的麾盖可别在乱战中弄丢了,刚停住战马想观察周围情况,突然见到前方出现大队乌桓骑兵,烟尘滚滚看不清楚装备,就见狼纛加入其中稍一停顿反身冲回来。
只几个呼吸过去,迎面射来一阵箭雨,张辽铠甲上连中数箭,这才惊觉都是尖利的铁矢。
箭雨刚过乌桓人就到了近前,再想加迎击已经来不及。
张辽侧身躲过刀影翻手一刀回砍去,刀刃撞击铁甲叶子传出刺耳的金铁交鸣声,明明击中对方却没有落马,料想只是破开甲胄没能造成致命伤害。
左右不下十几个乌桓人,到处都是兵器虚影,论比狠张辽还没输过谁,不管其他照准一名骑士持矛就刺。
对方也是狠人,扔掉武器双手握住槊身张开大口哇哇怪叫,满嘴的血沫子喷的到处都是。
世人存在一个认识上的误区,骑兵的长柄武器刺穿敌人后很难拔出来,因此骑士在高冲击后会抛弃武器,这种情况确实存在,在乱世武器制作注重产量,不会过于看重质量,交战中很多武器会出破损乃至断裂的现象。
这类情况多出现在步兵对战,或是军阀实力不足的初期,古代骑兵属于贵族兵种,类似现代的飞行员,培养不易装备质量要求严苛。
统一中原之后,曹操有能力武装一支装备精良的骑兵队伍,普通骑兵装备尚且精良,对于张辽这样的将领而言,用于生死搏杀的武器非得精益求精不可。
春秋时期流行车战,那时的长柄武器就已经使用“积竹木柲”
的工艺制作,此工艺最早可以追溯到商代,从商周到春秋各处墓葬均有现遗物;仪征联营76号汉墓出土过一件长柄武器的“攒竹柄”
,能够说明此技术在汉代没有失传,且应用已经相当成熟。
“积竹木柲”
以为木杆为芯外贴竹片,用丝线、皮革或是藤皮缠绕五层,等束缚紧实再均匀涂抹生漆,涂抹多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