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轰轰烈烈的邺城之战 二(2 / 4)

汉末小人物 张有孚 2503 字 5天前

族合作共赢,要么被本地大族联合外来客军消灭。

只有曹操能屯田,也只有曹操碰到这个机遇,兖州变乱曹操和吕布生死斗,要不是袁绍帮忙还未必能赢,惨胜之后低头一看兖州破败的不成样子。

袁绍也不是白帮忙,顺道挖走两个郡,兖州治所直接暴露在袁绍眼前,那是曹操最危机的时刻,随时随地会被带头大哥吃掉。

这时候颍川人抛出橄榄枝,曹操有兵没资源,颍川人在当地又一家独大,只要曹操该出手时听话出手,其他事情自有荀彧处理,因此双方一拍即合。

屯田是扩充实力最快的手段,汉代运行了几百年,不是曹操的原创,在边远地区屯田就能挥良性作用,可是在天下腹心经济繁荣的中原却成了害民恶政。

不管流民还是自耕农,土地全部归为国有,老百姓全成了公家的农奴。

这还不算完,屯田就要检地,就要清查户籍重新规划,这就变成了大族搜刮社会中产富户的手段,富户几代人辛苦剥削得来的资源,全部以光聚敛到豪族手中。

屯田伊始还能规规矩矩,反正荒芜土地有的是,流民也足够,可魔盒一旦打开就不是哪个人能控制的住了,荒地哪有熟田好?我收入充足有曹操这个打手配合,能看着肉不吃?刀迟早要架到中产富户脖子上。

这是个温柔的过程,等到大家现事情不对,什么都晚了,联合起来也无法对抗豪族,再说中产富户也没有联合的能力,只能是家族破败一贫如洗,最后沦为豪族的奴隶。

只有外地豪族有能力反抗,比如弘农杨氏,河内司马家,曹操再有实力也不够对抗所有人,再说也没必要,一个河南就吃的肚皮滚圆,要动手也得等消化完。

等到打败袁绍,曹操站在新的高度俯瞰全局,看清新的形势加上有了新的目标,赫然觉屯田已经不合时宜了。

袁绍经营下的河北可以说是一个整体,再不像过去小军阀割据,靠实力强能击败对手,拿下一块可以随意拿捏。

河北面积这么大,人口几百上千万,本地家族根深蒂固,关键是人家亲眼看见你是怎么通过屯田消灭别人的,你还执行屯田那不是找抽嘛。

天下都知道袁氏兄弟不合,不止郭嘉,很多谋士都主张适当给些压力,之后等着看他们内斗坐收渔利。

前提是兄弟双方不分高下,常年拉扯不止,从而消耗实力。

不过看现在这个形势,袁尚要消灭袁谭不说轻而易举,怕也不会太困难,就怕袁谭认清现实,兄弟俩齐心合力。

对面冀州骇人的军势彻底震慑住了曹操,想要生存下去,必须拿下河北,放着袁氏不管用不上年还得来一次官渡之战,下一次的生死决战还能赢吗?还想着靠运气就不是冒险,是自杀。

就是因为屯田政策,就算没了没了袁氏兄弟,曹操也拿不下河北,河北士族可以推举别人继续打下去,刘琰就是傀儡的不二的选择,真是她反倒好了。

曹操坚信给出三公高位,再按照汉灵帝裸泳馆的样式建一座宫殿,装满金银,塞进百十个美少年,刘琰能放弃一切疯了一样跑回许昌。

就怕找刘珪,这个家伙又阴又狠,河北大族未必能控制的住他,他要得了中原那还了得!

铁骑南下比袁绍还难对付。

说一千道一万,和颍川的平等联盟反倒成了掣肘,曹家宗族好说,你要停止屯田非过颍川人这一关不可。

正在思绪万千的时候,郭嘉冷不防问出一句:“主公观河北义勇如何?”

曹操下意识回应,好,太好了,全国都没这么心齐,主家有难是真上啊,袁绍生前要能看出来,铁定没有什么内部党派相争的事了。

估计冀州人自己都没意识到,等袁绍死后才回想起人家过去的好。

也不怪袁绍看不出来,所谓当局者迷,不管外来派还是本土派都忠心耿耿,怪就怪双方都太忠诚,因为点小矛盾难免相互猜忌,总认为对面有问题。

现在真相大白,人家手底下都是忠义烈士,张合高览出于不得已投降,实际上袁绍手下就出了一个坏种,还被自己当做宝贝接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350zw网】 www.350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