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工人。
在大明别的地方,失去土地就会饿死。
而在北直隶,种地早已不是唯一的选择。
现在天津北运河的纤夫都没人干了。
同时杨家的火轮船,拖曳着漕船,日夜不停的奔驰在运河上。
它们度又快,运量还多,还可以逆流而上,早把纤夫淘汰了。
这一波干旱是大明前所未有的,所有的文官和士绅都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结果被杨府截了胡。
把士绅们气的要死。
杨府不仅和他们抢着买地,还找各种缘由强行买他们的地。
这些人没有一个干净的。
这些年积累财富的过程,罪恶罄竹难书。
小娘皮和林月如可是锦衣卫和东厂出来的。
尤其是林月如还掌握着当初从魏督公那里接手的情报网。
这些士绅们的把柄就像新疆小姑娘的辫子,一抓一大把。
不想进诏狱,那就破财吧您呐。
低价把地卖给杨府,这事就了了。
要不然,就别怪定远侯夫人不讲情面了。
于是,他们动文官告定远侯府巧取豪夺、与民争利的奏章,雪片一样飞向崇祯的案头。
和他们不同,他们兼并土地,会把原来土地上的农民饿死。
因为他们会抛荒几年等待气候好转。
失地的农民,卖完了儿女,就会饿死。
杨府兼并了这些土地,会修建干渠和支渠,把这些土地迅变成麦稻轮种的良田,然后分给佃户耕种,可不会抛荒。
就是地势高的,供不上水的旱田,也可以用蒸汽机打井灌溉。
崇祯看着堆成山的弹劾杨凡的奏章有些头疼。
他知道,杨家去年开始,疯狂的在北直隶北部兼并土地。
他们不仅兼并自耕农的,还兼并中小地主、大地主的。
这两年来,锦衣卫密报给他的信息里,杨府勒索文官庄园的事情,不知道有多少。
一开始,他还是乐见其成的,认为这是杨凡在自污。
学习萧何的故计。
杨凡势力越来越大,他最怕的就是他和文武官员打成一片。
现在杨凡和他们撕破脸,他是最高兴看到的。
杨凡把所有人都得罪了才好呢。
要是大家都说定远侯好,他恐怕连觉都睡不着了。
士绅们对付自耕农的百般手段,杨府直接拿来,用来对付大地主,而且毫不手软。
在杨府看来,他们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他们从自耕农那里吃来的,杨凡同样也可以吃他们。
他们面前,农民是弱势群体。
在杨府面前,他们是弱势群体。
不抢他们的,那还算是人吗。
所谓大鱼吃小鱼是也。
杨府和士绅们唯一不同的是,他们把失地的农民都弄去了安置,并没有形成流民。
如果没有这场大旱灾,杨凡可没有办法让这些多余人口离开土地。
华夏人自古以来安土重迁,如果不是活不下去,谁也不肯离开家乡。
大家都不肯走,他总不能直接绑人吧。
那东北、西北、蒙古怎么办,乌克兰、田纳西、松嫩平原三块黑土地怎么办。
所以,只能杨府直接下场,加土地兼并。
华夏这种地方上,宗族势力强大的现状,导致了人离乡贱。
人一旦离开家乡,到外地很容易被欺负,生存困难。
只要不饿死,都不肯离开家乡的。
崇祯看着堆积如山的弹劾杨凡的奏章,他已经不知道怎么办好了。
杨凡的势力已经膨胀到他也不敢招惹的地步了。
现在他就怕杨凡生出异心。
一旦杨府有了异心,他就玩不下去了。
一想到,杨府现在养着那么多的家奴,比建奴加一块还多一倍,他就战战兢兢。
现在长城以外,基本都被杨府控制了。
一时半会还能瞒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