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盾牌兵一手持轻便的等身高的铝合金盾牌,一手提着苗刀,随时砍杀捅刺靠近的敌人。
而长枪则是在盾牌的掩护下,刺杀较远的敌人。
长枪手,忽悠上前,忽悠退后。
始终保持着机动,寻找战机。
而三个射手,则完全在盾牌和长枪手的掩护下,伺机倾泻着九连的弹药。
这种火门枪,现在已经用上了无缝钢管。
重量极大减轻,而且也装上了套口刺刀。
带着枪托,完全可以肉搏,长度不输于短矛。
而且因为枪管加长和强度增加,射程也变远了。
其实火门枪展到后期,被火绳枪淘汰之前,枪管长度基本达到了了火绳枪的标准。
只是最后改进了点火装置,就从火门枪摇身一变成了火绳枪。
任何武器的进步都是逐步演变的。
八旗其实从来没碰到过硬茬子,他们唯一一次碰到硬茬子,就是在雍正朝的和通泊之战。
雍正九年(1731年)时,傅尔丹率军进驻科布多(现今外蒙科布多省)。
这个地理位置十分险要,是属于蒙古草原的要塞位置,傅尔丹命令士兵在此修建城塞准备与噶尔丹策零打阵地战。
这场战斗,清军先被诱敌深入中了埋伏,撤退到和通泊后,还没站稳脚跟,就被准噶尔人四面包围,几乎全军覆没。
八旗的精锐,一战丧尽,从此以后,打仗全靠索伦兵为主力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科布多就是现在,杨凡十万大军的驻扎地。
杨凡在这里驻军,就把漠西蒙古、南疆北疆、漠北蒙古、唐努乌梁海、漠南蒙古、东蒙古等彻底割裂开来,把他们变成一个个孤立的地方集团。
一群群的小旗楔形阵,四处追杀溃兵。
八旗从来没有和熟练于班组作战的敌人战斗过。
这是第一次,还是在崩溃的情况下。
他们的后背完全暴露给了敌人。
他们反身射箭,但是基本被盾牌挡住。
他们无法理解,这么大的盾牌,为什么这些明军一只手就可以提着跑。
尽管他们没有着甲。
但另一只手还提着苗刀呢。
这玩意儿也不轻啊,至少六七斤。
和哲理的牛录现在就剩下五十多人了。
其他的不是被碾死了,就是被打死了,还有跑散了的。
他拼命的吆喝,好不容易聚集起来四五十人,反身向着一个小旗的楔形阵冲去。
他要给岳托断后。
岳托的马被霰弹打死了,带着十几个白摆牙喇正在徒步逃走。
关成仁伙长,看到他们冲过来,立刻下令。
“火门枪准备,两个基数,自由射击。”
两个伍长立刻端起九连火门枪,从盾牌之间伸出去枪管。
就开始依次点火射击。
三十多米的距离上,正式最佳射击距离。
因为加长了枪管和增加了射药量,有效射程,已经达到了三十到五十米。
远短管火门枪的9米。
啪啪啪!
一阵爆豆般的枪声响起。
两个伍长,迅把枪管内十八铅弹打空。
眼看着对面就倒下了七八个人。
但是他们也冲到了十米的距离上。
“掷弹兵,投弹!”
关成仁立刻下令。
赵晓磊立刻从背篓里掏出一个铸铁香瓜手雷,用嘴里的烟头点燃引线扔了出去。
所有人都蹲下,躲在盾牌后面。
轰轰轰!
五枚手雷扔出去,直接把这一伙人炸倒了一半。
这时候两个伍长的九连火门枪也换好枪管了。
紧接着对着残余的敌人,又是一轮十八的输出。
关成仁看到敌人就剩下五个了,大吼一声:“冲上去,干掉他们。”
整个小旗立刻冲上去,一阵长枪捅刺,五个建奴还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