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8、《大明图书文献集成》(2 / 3)

在翰林院、南北国子监各放一份,对百姓官民开放借阅。”

    “他还建议,全国献书,在京城南城成立修书馆,招募书法好的人员和大儒编修《崇祯大典》。这个建议很好,不过朕怎么能和成祖爷爷相比呢,就不要叫什么《崇祯大典》了。就叫《大明图书文献集成》吧。”

    他动心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目前有搞这个的基础。

    京城如今粮食供应还是非常稳定充足的,这也是能搞这么大规模文化活动的基础。要是京城也粮食紧张,可不敢搞这种大规模的人员聚集活动。

    杨凡计划中的修书,要在京城招募上万人的读书人,在修书馆里工作十年,来完成这次大明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文化整理保存工作。

    京城可没有这么多人,肯定要全国征集读书人来参与。

    想让人家远道而来,必须待遇给的足足的。杨凡给出了超高待遇。抄写员是薪水最低的,抄写一本书,给一枚银币。

    上面的编纂员和校对员、研究员……工资更高。不要银币,可以给等价的粮食和罐头、布匹、精盐等。这些紧俏物资吸引力更大。现在有钱也难以买到食物和物资。

    南城新建成的一个小区,被杨凡征用了。作为修书馆使用。小区环境优美,绿化很好,封闭式管理,非常适合修书使用。

    崇祯此时,深感兴禾超市的重要。不仅给皇后那边的内库带来了税收和分红,更重要的是用超低价的,几乎白送的玉米,养活了京城最底层的百姓。今日京城内部一片祥和、安定的局面和粮食充足是有直接关系的。

    幸好他当年同意了定远侯开始超市的请求。现在京城之内治安稳定,百姓面无菜色,都是托了杨凡的福。

    京畿之地,城内的百姓,基本都有兴禾超市按照粮本儿。

    粮本儿可以允许持有人,按照家庭人口数量,每月购买每人三十斤玉米面,或者是玉米碎、玉米碴子、玉米面条等粗粮。

    还有每人每月二两肥猪肉、每人每月一两大豆油。每人每年五斤咸鱼干儿。

    为了防止缺碘,每人每月还可以购买一文钱一斤的干海带三斤。

    最受欢迎的还有海鱼炸鱼高碎。

    高碎是一个帝都本地词汇。原意是指茶叶沫子。

    因为茶叶是干燥的,在搬运和包装等过程中会粉碎一些。这些茶叶沫子就是茶叶碎。比如现代有些三千元的茶叶,一般老百姓喝不起。但是茶叶店筛茶时的碎末,也是三千元级别的好茶,就是品相不好,都是碎渣子,但是一样好喝。

    这是老百姓唯一能享受好茶的机会,虽然因为细小而不耐泡,但是下层百姓趋之若鹜。买点解馋是很好的选择。用来待客也有面子。可自豪的说,我这可是碧螺春的高沫,我这可是明前龙井的高碎。

    现在大量生产的油炸海鱼罐头,海鱼是进过处理的,切除鱼鳞、鱼皮、内脏鱼漂、鱼头鱼尾巴鱼鳍、鱼鳃等。还有炸鱼掉下来的碎肉。这些东西,工厂用多次使用的油炸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350zw网】 www.350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