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下山寻援(1 / 2)

太上忘情记 你来发 825 字 12小时前

第77章:下山寻援(第12页)

夜色如墨,两道身影在崎岖山径间疾驰,衣袂破风之声不绝于耳。

魏浩眉峰紧锁,脑海中已推演过数遍灵风谷可能遭遇的种种;小师妹紧随其后,眸光如电,时刻警惕着四周动静。

前路未卜,二人心知肚明,却只能将这份忐忑压在心底,任由脚步带着他们奔向迷雾重重的未来。

就在他们将至山脚时,后方忽然传来细碎脚步声。

小师妹骤然转身,剑鞘已滑出三寸寒芒。

月光下,几张熟悉的面孔气喘吁吁地追来——竟是门中几位年轻弟子。

“魏师兄!”

为弟子抚着剧烈起伏的胸膛,声音却异常坚定,“我们都听说了议事堂的事。

宗门有难,岂能让你二人独闯险境?”

其余几人纷纷应和,眼中跳动着义无反顾的火苗。

魏浩望着这些尚显稚嫩的面庞,喉头微哽。

他深知此行凶险,可当目光掠过那一张张执拗的脸,终是化作一声轻叹:“既然来了,便需谨记——此行非比寻常,凡事皆要听令而行。”

众人重返临时落脚的山洞,匆匆收拾行囊。

为避人耳目,特意择了条荒废多年的樵径下山。

月影婆娑,将虬结的枝桠映作张牙舞爪的鬼影,夜枭啼鸣时远时近,更添几分阴森。

魏浩边走边低声叮嘱各类险情的应对之策,小师妹则始终按剑殿后,耳听八方。

年轻弟子们虽紧张得指节白,却无一人退缩,只默默将脚步踏得更实。

待东方既白,暖阳穿透林隙驱散寒露,众人方觉饥肠辘辘。

在溪畔稍作休整时,魏浩凝视潺潺流水陷入沉思。

一名弟子试探道:“师兄,不若先去附近城镇探听风声?”

此议正合魏浩心意。

一行人遂朝着炊烟升起处疾行,晌午时分终于抵达一座人声鼎沸的边陲小镇。

茶馆里茶香氤氲,说书人的惊堂木与商贩吆喝交织成市井喧哗。

魏浩轻叩茶盏,耳畔忽然飘来邻桌商贾的闲谈:“听闻天元国三殿下正在北山围场行猎,仪仗浩浩荡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77章:下山寻援(第22页)

魏浩眸光微动。

昔年云游时,他曾助天元皇室平息过一场宫闱祸乱,彼时那位三殿下虽年幼,却曾亲见他的手段。

若得皇室援手,至少能解眼下情报匮乏之困。

小师妹见他神色,立时心领神会。

众人当即离了茶馆,沿路人指点的方向疾步而行。

烈日当空,山道蒸腾着燥热土气。

魏浩暗自斟酌说辞,既要点明利害,又不可过早泄露天机。

忽觉袖口微沉,却是小师妹递来水囊:“师兄且宽心,当年三殿下赠玉珏时,曾说永世不忘恩情。”

正言语间,前方密林突然传来哭嚎。

但见十余名黑衣匪徒围住过路商队,雪亮刀刃正抵着老者咽喉。

魏浩振袖而起:“结阵!”

青云弟子应声而动,如鹤阵展开。

魏浩足尖点地,有情道心法随掌风倾泻,似有万千情丝缠绕敌寇周身。

黑衣人只觉心头无端涌起悲喜交织之感,招式顿时凌乱。

小师妹剑走轻灵,寒芒过处兵刃纷飞;年轻弟子们三三为组,剑阵如轮转,竟将匪众逼得节节败退。

匪徒溃散后,惊魂未定的商贾连连作揖:“恩公可是要寻三殿下?方才见仪仗往鹿鸣谷去了”

话音未落,忽闻马蹄如雷。

烟尘中华服少年一马当先,金冠在日光下灼灼生辉,正是天元国三殿下轩辕策。

魏浩整衣欲拜,少年却已翻身下马,目光在他腰间玉珏稍驻,骤然展颜:“可是青云宗魏先生?”

恰在此时,山谷深处传来凄厉兽吼。

轩辕策面色微变,侍卫们瞬间收缩阵型将皇子护在中央。

魏浩与小师妹对视一眼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350zw网】 www.350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