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华清大学文学系的曹敬曹教授?!(4 / 4)

看,发这条微博的人竟然是苏!

这傢伙怎么敢这么干

“第三就这”

“英子,五十多岁正是打拼的时候,加油啊!”

“以英子的低情商能混到今天,说明她还是有点本事的,但不多。”

每条微博都像利刃般刺痛她的心。

她怒火中烧,却束手无策。

现在网络上到处都是关於苏的梗。

如果她这时候去指责苏,无异於是跟广大网友作对。

那种无力感,和昨晚面对两位外国选手时如出一辙。

更令她猝不及防的是,

热搜榜首竟然是苏的两首新歌!

一首《探窗》,词曲堪称完美,戏腔更是让人惊嘆,连她都忍不住心生敬意。

另一首《雅俗共赏》,富含哲理思考,让她感到无比羞愧。

这傢伙……脑袋里到底在想些什么!

有这能耐,还写什么《翠》啊!

但她还是忍不住嘀咕了一句:“不过是些华丽的辞藻堆砌罢了!”

纳英的这番评论,再次点燃了原本已经平息的 !

一场骂战,眼看就要爆发!

《探窗》也因此陷入了巨大的爭议之中。

有人认为它文学性强,是难得一见的古风歌曲。

也有人觉得它华而不实,空洞无物,只是辞藻的堆砌。

双方各执一词,爭吵不休。

然而……

这一切在华清大学文学系教授的一番点评下,戛然而止。

“《探窗》的歌词並非辞藻堆砌,每一处都有出处,用典之多,让我自愧不如。”

“整首歌更是围绕《神童诗》中的经典四句,展开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让人眼前一亮。”

“『探窗』二字,顾名思义,描写的是一个女子在窗外张望,期盼著心上人的归来。无奈人生多变,境遇各异,多年后,心上人金榜题名,女子却在台上卖艺为生,两人重逢,却相对无言,只能通过戏中的唱词来表达內心的哀伤……”

“其中的用典之精妙,真是让人嘆为观止!”

“宋代晏殊的《木兰》中有,『燕鸿过后鶯归去,细算浮生千万绪。』”

“唐代王维的《相思》写道,『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

“……”

“我才疏学浅,只看出其中15个用典,不知有没有遗漏最后感慨一句,苏真的应该来华清文学系,他的才华在燕大完全被埋没了。苏”

华清大学文学系教授的解读,瞬间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他的出现,狠狠地打了纳英一记响亮的耳光。

“什么!华清大学文学系的曹敬曹教授!”

“ !苏这么牛啊!”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350zw网】 www.350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