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言偃的做法与他的言论背道而驰,也夸奖了他的才能。
六十多岁的言偃回到常熟,在虞山附近隐居。
当时的江南,民风彪悍,文化是一片未开垦的荒地。
言偃的到来,尚礼崇文,开学教育。
如同布施了一场甘霖,润泽了人们的心田。
人们争相前来,听言偃开堂讲儒学。
众人还集资,建了一座言子学堂。
让乡里的孩子,拜言偃为师,学习儒家知识。
渐渐地,言偃成了虞山城的文化标杆。
许多人慕名而来,一睹国学大师的风采。(完)
4.师旷:德艺双馨名更高
弹琴,是师旷拿手的。
练武,也是师旷拿手的。
春秋德艺双馨的招牌,可是真材实料。
师旷弹琴,讲求气定神闲。
为了提高专注力,师旷特意弄瞎了自己的眼睛。
比起处女宫的沙加,师旷的定力或许不足。
但师旷的牺牲精神,也不输给那位近乎于神的男人。
视觉的残缺,令师旷的听觉能力加倍。
不仅可以听见天庭的声音,还能听懂鸟兽的语言。
他在梧桐树下弹琴,甚至吸引凤凰的到来。
琴艺的高超,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尽管如此,师旷依然坚持做好训练训练。
为了提高手指的灵活度,以及勾弦的爆发力。
师旷还研究出了一套指法,叫太极八卦指。
后来,这套掌法成为师氏族人的基本功。
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能够保家卫国。
据说大理段家的六脉神剑,就是从太极八卦指中演化而来。
大理世子段誉,是唯一一个练成秘技之人。
至于乱世之中,配合天魔琴的天魔琴法。
那更是魔宗第一大杀器,俗称人命收割机。
轻轻一挥指,身体灰飞烟灭,堪称暗黑版六脉神剑。(完)
5.师文:弹琴弹的是感情
百家争鸣,文艺复兴。
没有谁比师文,更具有苏格拉底的情怀。
当他的老师师襄,对他三年都不能弹一曲,心生抱怨的时候。
他心里想的,却是弹琴的至高境界。
那就是用琴声,来表达或者宣泄内心的真实感情。
弹琴,关注的不仅仅是调弦。
弹琴,向往的也不只是音调节律。
那些表面的东西,着实是太肤浅了。
师襄听完师文的话,不由的对他刮目相看。
这看似木讷刚毅的傻小子,居然还有思想家的禀赋。
师襄想起三年前,师文从郑国到鲁国学艺的情景。
那天,师文为了拜在师襄门下,足足在门口跪了一天一夜。
最终,师襄被他的韧劲所感动,答应收他做弟子。
果然,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师文又去拜见师襄。
摆好桌,调好弦,坐姿端正,气定神闲的弹奏起来。
他先是勾起金音的商弦,发出南吕的乐律。
接着,他拨动木音的角弦,发出夹钟的乐律。
然后,他低拂水音的羽弦,发出黄钟的乐律。
紧接着,他叩响火音的徵弦,发出蕤宾的乐律。
最后,他凝神于五音之首的宫弦,使四弦产生和鸣。
师襄听完,高兴的手舞足蹈,连连称赞。(完)
6.屈原:又叫屈来又喊冤
人生在禽,不兽何获?
这种哲学家的命题,往往害死人。
偏偏屈原,就是这种杞人忧天的心性。
就算对着汨罗江,也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