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开海?(1 / 2)

第184章 开海

不过,朱元璋脸上那激动之色很快平息了下来,他想到了之前店家与他说的话语。

“店家,如此看来,虽然下西洋虽然收益颇多,但是这貌似与海禁的关係不大吧,完全可以维持著海禁,再由朝廷出面下西洋,至於店家你说的倭寇,走私之类,不足为惧。”

不得不说,朱元璋与朱棣不愧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想法都是如出一辙。

事实上,虽然朱棣开启了郑和下西洋这一壮举,但是,其实朱棣本身也还是遵守著禁海令的,即严禁民间商船下海,令“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

“老朱,就像我之前说的那样,海禁並不是一个好的政策,它对大明的影响可谓是极其深远。”

明朝,算是站在了歷史的拐点。

郑和七下西洋的时间,可比西方的达伽玛,哥伦布,麦哲伦要早上数十年的。

如果明朝能够利用一番郑和下西洋的优势,那还有西方什么事啊。

但是,很可惜,明朝没有抓住机会。

“影响深远店家,这是何意”

“就这么说吧,如果大明解除海禁的话,將会比维持海禁收穫更多的好处。”

“哦,不知有哪些好处”

朱元璋端起桌上的茶水一饮而尽,等待著张泊的回答。

“首先第一点,就是解除海禁,能够为大明带来丰厚的利润”

丰厚的利润

之前说下西洋能够带来海量的收益,朱元璋还能够理解,但是如今解除海禁也能够获得海量的利润

“店家,你说的莫不是效仿唐宋时期的市舶司制度,通过收取商税来获取利润”

“没错,但又不仅於此,举个例子,就拿大明第十二位皇帝,隆庆帝朱载型(ji)来说,你的这位后人,一改你之前提出的海禁政策,转而开放海禁,老朱,你知道从隆庆帝开放海禁,到明朝灭亡的这七十二年间,有多少白银流入大明了,粗略估计,整整有三亿三千方两,占到到当时世界总量的三成。”

“多————多少,三亿三千万两。”

朱元璋嘴巴微张,他已经被这个数字震惊地说不出话来了。

仅仅是开放一个海禁就有如此大的收益吗

刘彻的表情与朱元璋別无二致,三亿三千两,也就相当於三亿三千万贯铜钱。

这可是大汉十余年的税收了。

“当然了,好处不仅於此,因为老朱你早年间滥发的宝钞,致使大明一直处於通货紧缩的境地。”

“店家,何为通货紧缩。”

刘彻对於这个陌生的名词颇为好奇。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

“简单来说,就是市面上流通的钱幣减少,百姓们获得的钱幣也隨之减少,导致物价下跌,整个社会活力不足,百姓们更愿意將手中的钱藏起来,生產逐渐停滯。”

刘彻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

这倒是一个新奇的说法,恐怕桑弘羊会对其很感兴趣。

“而隆庆开关解除海禁,涌入了大量白银,令得市面上出现了大量的白银,解决了大明的通货紧缩,令得大明重新恢復了活力,也算是在某种程度上为大明续命了。”

听著张泊说的莫大的好处,朱元璋低著头,一言不发。

说实话,他对海禁动摇了。

“至於开放海禁的第二点好处,那就是打击倭寇。

之前我也与老朱你说过,海禁政策毫无疑问,是將沿海百姓往海盗,倭寇的道路上逼,但是如果开放海禁,百姓们就会趋利避法,隆庆帝时期福建巡抚许孚远就曾上书道『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始之禁禁商,后之禁禁寇,禁之愈严而寇愈盛。』

既然能够交钱给朝廷,通过合法的途径做生意,那谁还会冒著生命危险做海盗倭寇呢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350zw网】 www.350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