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手持工具所能达到的水平。”
姜东凝视片刻,沉吟道:“因此,我认为在这个位置即便某些工具可能造成局部变形,但要实现如此显著的整体结构形变,一定藉助了专业器械。”
他一边说,一边用目光扫视周围环境,仿佛在脑海中重构当时的作案过程。
小汪再次仔细检查了铁窗的整体结构,忽然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就在这时,方妍脱口而出:“是液压设备”
“这种装备在十年前可不是一般普通人能隨便拿到手的。”
小汪点头附和:“確实。”
“现在这类工具应用很广,基本上每辆救援车或维修车辆的后备箱都可能备有一套。”
“但在十年前,社会上的车辆普及率远不如现在,即便有车,也未必隨车配备液压装置。”
听到这里,姜东目光沉凝,陷入了更深的思索。
任何一起案件的侦破,都绝不能脱离其发生的时代背景。
犯罪手法、工具获取、行为逻辑,甚至侦查思路,都深深烙印著特定时期的痕跡。
某些线索放在今天或许早已司空见惯,但在当年,却可能因其稀缺性而成为关键突破口。
正如这起案件中出现的液压装置一一在十年之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能够接触、掌握並熟练使用这类工具的人群范围其实相当有限。
它们並非日常可见之物,更多集中於特定行业,尤其是汽车修理领域。
那时私人车辆保有量不高,液压设备不仅昂贵,而且用途专一,绝非普通家庭所能拥有或操作就在这时,小汪猛地一拍手,情绪激动地说:“对啊!难道说—凶手很可能是在修理厂工作的”
姜东郑重点头,声音沉稳而肯定:“这种可能性非常之大。”
“我们必须意识到,在当时,即便是大城市,液压设备也远未普及,更不用提我们这样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小县城。”
“因此,我认为接下来的侦查重点,应该立刻转向排摸当年县域內所有汽修厂的从业人员名单,寻找与案发时间、地点、人物有交叉可能的线索。”
討论至此,三人不禁都有些兴奋,尤其是方妍。
她从事公安行政工作已有数年,大多数时候处於案件侦办的二线,或负责协调,或整理文书,很少像今天这样直接参与核心推理、亲身推动进展。
自从姜东加入专案组,他才重新体验到那种深入侦查核心、直面犯罪谜题的快感,以及依靠逻辑与证据一步步逼近真相的成就感。
这种感觉,陌生又熟悉,令他情绪难平。
事不宜迟,三人迅速驱警车返回江城市公安局。
此时,另一组由王佳和李旭带领的侦查小队,仍在案发地附近的几个村落中进行紧张排查。
他们按照原定计划,走访了所有近期可能受伤的可疑人员,但经过四个多小时细致甚至繁琐的摸排,依然一无所获。
別说锁定嫌疑人,就连稍微有价值的线索都寥寥无几。
他们確实找到了几个手臂带伤的人,但要么年龄与嫌疑人不符,要么根本不具备作案条件。
留在村里的年轻人不是正在读书,就是常年在外务工、刚刚返乡,背景清晰、行为轨跡明確,没有任何可疑之处。
良久,李旭转向王佳,语气中透出难以掩饰的疲惫:“王教,看来我们得暂时撤回,重新整理一下思路了。”
王佳嘆了口气,点头表示同意:“也只能这样。我们已经做了地毯式走访,继续耗在这里意义不大。”
“不过话说回来,这片区域本身范围有限,嫌疑人如果真藏在这里,照理我们不该毫无收穫。”
两人相视一眼,默契地决定收队,先返回局里与姜东小组会合,交流情报、重新评估侦查方向李旭微微苦笑,语气却依旧平和:“地方確实不算大,可一旦要扩大调查范围,那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