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不简单。
“没错,“姜东肯定地点头,语气变得更加凝重。
“不知道你们注意到没有,凶手每一刀都精准地刺在心臟正中央,而且刀刀深入心腔。
他翻开尸检报告,“根据前期检验结果,最深的刀伤直达心室。”
“这意味著什么
小汪迫不及待地插话:“这不就是为了確保万无一失吗”
“毕竟死者已经因为颈部受压导致机械性室息了。“
但说完他就意识到自己的解释太过表面,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姜东没有直接反驳,而是继续循循善诱。
“让我们换个角度思考。”
“如果只是要確保死亡,为什么非要选择心臟”
“为什么每一刀都要如此精確”
“为什么要在被害人死后还要进行这种仪式般的刺击
他环视眾人,“这些选择背后,很可能隱藏著凶手的某种心理需求,甚至是...某种执念。“
会议室再次陷入沉默,但这次的沉默中多了几分深思。
每个人都在重新审视这个看似简单的细节背后可能蕴含的深意。
对於这个细节,姜东並没有轻易放过。
他继续深入分析道:“我提出的这个关键点,並不在於作案手法是否致命,而是凶手下刀时选择的特定部位。”
“从法医学角度来说,如果要確保被害人死亡,凶手完全可以选择更直接有效的方式一一比如用刀割断颈动脉造成快速失血,或者重击头部导致颅脑损伤。”
“但凶手偏偏选择了向心臟部位刺入这一刀,这个选择绝非偶然。“
姜东停顿片刻,环视在场眾人,语气愈发篤定:“从犯罪心理学角度来看,这种针对心臟的精准刺伤,恰恰印证了我们常说的扎心这一情感隱喻。”
“心臟不仅是维持生命的器官,在人类文化中更是情感的象徵。”
“我大胆推测,凶手与死者之间必然存在著极其深刻的情感纠葛,这种纠葛给凶手造成了难以癒合的心理创伤。”
“正因如此,凶手不仅在杀人时选择直击心臟,甚至在被害人失去生命体徵后还要补刀。”
“这种过度杀行为强烈暗示著凶手內心积压的愤怒、痛苦与报復欲望。
方妍突然插话:“但从户检报告来看,心臟部位的刀伤確实是致命伤,我们无法確定补刀行为是否..:“
“这正是关键所在,“
姜东立即接过话头,“法医学只能告诉我们死亡机制,而犯罪心理分析要揭示的是行为背后的动机。”
“试想,一个冷静的杀手会选择最高效的杀人方式,而一个被情感驱使的凶手则会选择最具象徵意义的伤害方式。”
“这两者的心理画像截然不同。
听到姜东这番抽丝剥茧的分析,在场警员都陷入了沉思。
刑侦队长李旭摸著下巴提出质疑:“你的推理很有启发性,但犯罪心理分析毕竟带有主观成分。”
“就目前的物证来看,我们並没有找到直接支持这个推论的证据。“
姜东早有准备,他继续说道:“除了心臟部位的象徵性伤害外,支持熟人作案的另一个关键点是现场状態。”
“正如刚才师兄师姐分析的,整个案发现场异常平静一一没有打斗痕跡,没有財物丟失,甚至茶杯里的水都没打翻。”
“那么问题来了:凶手是如何进入室內的
“根据前期调查,只剩下一种可能:凶手是从正门进入的。”
“这里就引出一个核心问题:在什么情况下,一个凶手能够如此从容地进入被害人住所“
一直沉默的王教导员突然拍案道:“我们查过小区监控,虽然存在盲区,但保安明確表示案发时段没发现可疑人员进出。“
『这正是最耐人寻味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