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琉球群岛(1 / 2)

我就是列强 佚名 1295 字 10天前

第153章 琉球群岛

琉球群岛,那霸港。自1609年起,琉球便被迫向萨摩藩屈服,从而成为大清与日本的双重藩属恰似对马岛宗家臣服於朝鲜与日本一般,琉球也沦为两属之国。

然而,彼时大清自身难保,日本亦处於闭关锁国状態,直至被美国强行打开国门,琉球群岛的命运因此变得坎坷多舛。

1853年,美国舰队叩响琉球国门,次年强迫琉球签订《琉美修好条约》。隨后,依据列强一致原则,法国、荷兰等国纷纷效仿,相继与琉球签订不平等条约,琉球的大门自此彻底被打开。

刘远山抵达那霸港时,只见码头泊船眾多,洋人三三两两,日本士兵则在四处巡逻。唯有身形矮小、留著长发的琉球人,神色卑微地听从著各方指示。

“这便是那霸港”刘远山低声自语,“此地地理位置著实优越,难怪美国人会如此看重。”

隨行的日裔太田横辉轻声回应道:“琉球地处台湾岛与日本之间,恰是海船中途停靠的绝佳补给站。

它宛如一串珍珠洒落於大洋之上,是往来海船极为青睞的港口。如今琉球为日本萨摩藩的领地,盛產甘蔗、橘子、菠萝以及各类海產品,每年能为萨摩藩带来上万两白银的收入。”

刘远山轻笑一声:“幕府竟坐视敌对大名藉此壮大,怎的也不管管”

事实上,贫瘠的琉球群岛,对於大清或是其他大国而言,著实不值一提。毕竟其人口不过十来万,物產亦不算丰饶。

但对於萨摩藩来说,琉球却如同他们私自开启的一扇窗,使其能够避开日本的闭关锁国政策,

与外来客商开展交流贸易。

这也正是萨摩藩成为倒幕主要推动者的重要原因一一没有钱財,万事皆难成。

“如此好地方,著实可惜了。”刘远山喃喃道,忽而眼前一亮,“此地扼守东方海域,朝鲜与日本的商船南下必定在此停泊。或许咱们可以將其拿下!”

“可萨摩藩那边如何应对”太田横辉虽觉此主意不错,但也深知其中麻烦不少。

“不过区区一个大名,连一万兵马都难以维持,船舰更是不值一提。”刘远山神色冷峻:“只要咱们海军的船舰停靠港口,拿下此地易如反掌。”

说罢,刘远山不禁露出笑容,“咱们先去拜见琉球王,日后说不定人家还得封个伯爵呢,提前熟悉熟悉也好!”

太田横辉闻言,不禁莞尔。

琉球王尚泰年仅十七岁,却已饱尝诸多政治磨难。面对来自异国的问候,他先是仔细打量了一番那熟悉的衣冠,开口问道:“贵国之名,我从未听闻,为何却身著大明衣冠”

尚泰一口纯正的官话,还保留著几分南京的韵味,刘远山微微一,赶忙解释道:“启稟殿下,我等因对满清统治不满,故而远走南洋,重新建立国家。因循旧制,故而衣冠仍如明制。只是南洋气候湿热,疫病易生,所以才將长发剪短。”

“原来如此。”尚泰微微露出一丝笑容。

隨后,刘远山趁机献上一些礼物:白百斤、布匹百匹以及茶叶百斤。这些礼物总价值不过千两。

然而,对於这位身处贫瘠之国的琉球王来说,已然足够令他感动。他实在难以想像魏国究竟富有到何种程度。

贏得琉球王的好感后,刘远山並未急於进一步行动,而是选择告辞。

他心里清楚,整个琉球实则由萨摩藩掌控,琉球王仅能在主岛享有一定自治权,在外交方面毫无自主权。况且此次他只是途经琉球,主要目標还是日本幕府。

在那霸修整数日后,刘远山继续踏上前往日本的行程,来到了九州岛的长崎。

自江户幕府建立后的两百多年间,长崎一直是日本唯一的通商口岸,宛如中国的广州十三行。

1858年《安政条约》签订后,长崎虽成为日本五大开放港口之一,结束了贸易垄断地位,但其地理优势並未因此而削弱。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350zw网】 www.350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