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兰人,空有宝山而不珍惜,真是该死呀!”
“迟早把那苏岛夺过来!”
愤恨且嫉妒一番后,徐煒猛然就联繫到了市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了大清。
像大清这样庞大的帝国,对钢铁的需求极为旺盛,魏国的钢铁厂根本无需担忧销路问题。
毗邻大清,是魏国的幸运,在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完全不用担心產品过剩。
例如,英国虽也向大清出口钢铁製品,但因路途遥远,成本优势被抵消,只能依靠產品质量取胜。
然而,钢铁属於日用品,並非奢侈品,价格高且质量好並无太大优势。
魏国则没有这些困扰,从魏国到广东只需二三十天左右,倾销钢铁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
“如今生铁成本是多少”徐煒问道。
“大概每吨生铁需耗费十二块银龙。”哈恩负责工业化事务,对钢铁厂这一重中之重自然了如指掌:
“目前使用的是沼铁矿,每炼出一吨生铁,需要六吨铁矿、五吨煤。”
“铁矿每吨定价一块银龙,煤矿也是每吨一块银龙,再加上工人成本、机器折旧以及运输费用,大概需要十二块银龙。”
徐煒立刻心算起来:六两银子一吨,也就是每百斤仅三钱银子。
而大清的生铁,在两广地区每百斤市价一两起步,在北方则高达二两。
这可是数倍的利润啊!
倘若將生铁加工製作成镰刀、锄头、犁,乃至鎧甲、火枪,利润更是会大幅飆升。
辛辛苦苦售卖蜡烛,利润不过一两倍,而售卖钢铁,利润起码三五倍起步。
果然,工业化才是赚大钱的关键!
“我国矿產价格低廉,所以成本不高。”哈恩感嘆道:
“在伦敦,一吨煤靠岸价至少1.5英镑起步,咱们的低硫煤能卖到两英镑;铁矿石则是每吨两英镑。”
“炼一吨生铁,需要两到三吨铁矿、二至三吨煤,再加上一些焦炭,以及人力、运输、损耗等成本。”
“故而,一吨生铁出炉,成本至少要十英镑!”
徐煒听后,不禁咋舌,这成本竟是魏国的五倍。
百斤铁成本就要一两五,扣除运费后,运到大清根本没有盈利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