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柏被眾人的目光聚焦,顿时面露羞赧之色,他赶忙拱手说道:“臣知错,这就剪髮易服!”
徐煒隨即又对著凑热闹的眾人,神色严肃地说道:“即日起,颁布剪髮令。凡我魏国子民,必须留短髮,违者罚钱十两!”
“谨遵王命!”眾人整齐划一地跪地拜下,声音响彻大厅。
接下来的几日,王令如同雪般接连不断地发布。
《百姓汉姓令》:凡魏国子民,必须取汉姓。
《官话令》:魏国官方语言定为北方官话,也就是普通话。其实起初,大傢伙都倾向於用客家话作为官方语言,毕竟他们大多是客家人。
但徐煒却否决了这一提议,他耐心地解释道:“虽然我们是客家人,但南洋这片土地上,还有许多广府人、潮汕人、福建人。若是只用客家话,让这些人如何是好倒不如直接採用大家都相对熟悉的北方官话。”
眾人听后,觉得確实在理。
《汉服令》:鼓励百姓穿著汉服。为了让百姓更好地了解汉服,官府还特意举办了汉服展示活动,引领百姓易服。
《婚姻法》:鼓励汉、土联姻,联姻家庭三年內免税。
此令一出,是为了让汉人青年和土著姑娘小伙有更多的接触和交流,尤其是兴汉军这一群光棍们。
《村镇法(部落法)》:民间私法不得取代法律,严禁採用私刑。官府將派出衙役和官员,深入各个村镇部落,张贴告示,讲解法令,確保人人知晓。
《宗教法》:百姓信仰自由,可自由信仰宗教,不得强行逼迫他人信教。
《道路法》《枪枝法》《財產法》《关税法》《农税法》等,数十条法令,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法令先颁布,再逐步推行,计划用三年时间普及。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於国土不大,不过几县之地,所以朝廷要求官员们深入古晋附近的部落、村落,挨家挨户地宣传讲解,一步步施加影响,力求彻底將这些地方掌控,使其完全为魏国所用。
土著暂且不提,那些汉人村落可是產粮大户,是古晋主要的赋税来源,对魏国的发展至关重要。
……
高层的热闹非凡,底层的士兵们却体会不深。
烈日高悬,酷热难耐,大傢伙都窝在军营的阴凉处,一边擦拭著汗水,一边兴致勃勃地討论著即將到手的好处。
“一个月二两白银,听说还得加月餉,那这个月就能拿四两了!”一个年轻的士兵兴奋地挥舞著手臂,脸上洋溢著期待的笑容。
“可不是嘛!”胖乎乎的伍长嘿嘿笑著,脸上的肉都跟著抖动起来:“还有一百亩地呢,以后咱也是有地的人了!”
田春生抱著枪,静静地坐在一旁,听著大傢伙的討论。他的眼神中透著一丝忧虑,眉头微微皱起。
这时候,伍长注意到了这个平日里沉默寡言的渔夫子弟,胖脸上满是不解,走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我说春生,你怎么不说话”
对於春生这样的纳土纳渔民,伍长平日里关注不多,但却知道这小子是个老实本分的人,每次打仗都冲在前面,十分听话。
“头,我屋卡娘还在岛上呢!”春生抬起头,眼巴巴地看著伍长,眼中满是焦急:“我想把她接过来,一起过日子,这100亩地我一个人可种不了!”
屋卡娘,大傢伙都知道是婆娘的意思,在客家话里,也叫堂客、烧锅的、屋下仔。
“你小子,就知道女人!”伍长笑著骂道,语气里却带著几分亲切:“等地分下来,司令就会帮你们把屋卡娘接回来了!”
“把心放在肚子里,安稳著呢!”
果然不出伍长所料,几日后,各营以连、班为单位,向著古晋城外进发,去领自己的土地。
他们这个班来到村落叫做赵家坡,属於汉人村落,炽热的阳光洒在大地上,稻米初展绿腰,让人著迷。
旋即,大傢伙的目光又看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