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先礼后兵(1 / 4)

第二十六章先礼后兵(第12页)

孙策长出一口气,先前的火气荡然无存,转而化作一声豪迈的大笑。

“好!

就依公瑾之计!”

“我这就写信!

我倒要看看,那王朗老儿,是识时务的俊杰,还是不开化的腐儒!”

说罢,他大步流星走回案前,亲自铺开一卷崭新的竹简,饱蘸浓墨。

周瑜含笑跟了过去,压低声音。

“伯符,信中措辞,当一手持刀,一手捧蜜。

既要让他看见我军的雷霆之威,也要让他看到归顺后的锦绣前程。”

孙策笔锋一顿,抬头看了一眼周瑜,咧嘴笑了。

“放心,我省得。”

“对付这种老学究,就得让他知道,不吃敬酒,就得吃罚酒!”

烛光摇曳,两个年轻的身影凑在案前,一个笔走龙蛇,一个从旁指点。

窗外夜色浓重如墨,堂内却燃烧着两团炽热的火焰。

那是野心与才华的碰撞,是对一个即将开启的时代的共同誓言。

一个时辰后,一封杀气与善意并存的书信终于写就。

孙策吹干墨迹,将竹简卷起,递给亲卫,声如洪钟。

“派最快的信使,八百里加急,送往会稽,亲手交予王朗!”

“我要知道,他接到这封信时,脸上会是何等精彩的表情!”

“喏!”

亲卫领命而去,脚步声消失在夜色中。

堂内重归安静。

孙策走到窗前,推开窗户,带着江上水汽的夜风扑面而来,吹得他衣袂猎猎作响。

他的目光穿透黑暗,仿佛已经看到了会稽的城头,看到了富庶的江东六郡,看到了更远方的中原大地。

“公瑾。”

他没有回头,声音却无比坚定。

“得了会稽,下一步就是豫章、庐陵、庐江……这江东六郡,我要定了!”

“待我一统江东,兵精粮足,便西击刘表,北上中原,去会一会那曹操、袁绍!”

“我孙伯符,定要完成父亲未竟之业,立下不世之功!”

周瑜走到他的身边,与他并肩而立,望着同一片深沉的夜色。

他的眼中,燃烧着同样炽热的光。

“瑜此生,必竭尽所能,助伯符君临天下!”

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一句重若千钧的承诺。

孙策放声大笑,反手重重拍在周瑜肩上。

“有公瑾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来人,取酒!”

“今夜,你我兄弟,为这即将到手的江东,为我们未来的霸业,痛饮三大白!”

酒来。

樽满。

两人对视一笑,举樽相撞,出清脆的金石之声。

辛辣的酒液入喉,烧起的是满腔的豪情,是吞吐天下的热血!

府邸外,巡夜的卫士听见堂内主公那穿透夜幕的笑声,不自觉地挺直了腰杆。

他们不知道生了什么。

但他们能感觉到,一股无与伦比的自信与力量,正从那灯火通明的厅堂中弥漫开来。

他们的主公,江东的小霸王,又要让这天下,为之震动了。

而整个天下的风云,都将因今夜这场密谈,掀开崭新的一页。

会稽郡,太守府。

亭台楼阁,曲水流觞,处处透着汉代名士自诩的清雅。

厅堂之内,王朗正襟危坐。

他年近五旬,面容清瘦,颌下三缕长髯修剪得一丝不苟,一身宽大的儒袍,自有久居上位的威严。

他捧着一卷《春秋》,神情专注,仿佛外界的一切都与他隔绝。

堂下两侧,是他的几位僚属。

左第一人,会稽功曹,虞翻。

虞翻面色沉静,目光却像藏着钩子,与王朗的书卷气截然不同,那是一种能看透人心的精明。

他偶尔端起茶盏,视线却飘向堂外,眉宇间凝着一抹忧色。

右坐着的,是原丹阳太守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350zw网】 www.350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